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振波浪清

对联基础知识(15)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为什么五代末后蜀主孟昶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清人认为是“最古”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为什么五代末后蜀主孟昶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清人认为是“最古”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为什么五代末后蜀主孟昶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被清人认为是“最古”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首先,是清人没有见到五代以前的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首先,是清人没有见到五代以前的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首先,是清人没有见到五代以前的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首先,是清人没有见到五代以前的对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最重要的是,因为宋人认为它是“语谶”(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才被重视、被留存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最重要的是,因为宋人认为它是“语谶”(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才被重视、被留存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2835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8-11-30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最重要的是,因为宋人认为它是“语谶”(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才被重视、被留存下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4: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