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5-2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到了先生一字之赞,似可慰。知道先生收回了 什么 高亮,窥知了先生的疑虑,都可理解。
我写此文,本未企求 什么高亮。
贴在这里,一是长期未贴文了,二是想看到点反响。
若示圈内几人语:网友点评:
夏爱菊女士读点:
妄念不生为禅,坐见本性为定。对写诗人来说,去浮尘俗念,守安静专修,应是最当有之境。
禅,要使人站得高,通达世事,悟出哲理。
这年轻,高学位,入空门,与社会生活脱节,于诗人,可惜。
北戴河:
被老干们捧杀了,本来在海关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卢玉莲:
禅诗是我国古代诗歌遗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畦奇葩,许多优秀禅诗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当今政治开明,宗教信仰自由,靳欣女士皈依佛门,接受“三皈五戒”完全是她个人的选择,容不得人们说三道四。我这嚼舌也只是我个人的赏析所及,意在明了她诗词禅意浓郁的根源。她是真正的禅者,她的诗词是当今颇具禅意的诗词。但是我仍要强调我们还是要“入世”,不作所谓“槛外人”。诗人是人间的赤子时代的良心,我们还是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多写带有人间温馨真情的诗词。
老师所言极是!该女士受高等教育多年,却选择了这样一条不归路,于她自己或许是一种解脱,可于社会却是一种逃避,国家花费那样多的师资力量培养出一个个这样的避世者,未免也太失败了!
如果说学历越高人越消极,越以自我为中心,那国家设立这样多的高等教育机构又有何意义呢?
读书使人明理、明智,我想:这世上不单单需要小爱,更需要大爱!如老师这样的,批判的看待问题,于字里行间给读者以启迪,像读者传递一种正能量,这样社会才有希望!问候老师,夏安,笔健!每次读老师的文章都获益匪浅!感
化谷金青 你的感受,言说比我更能震撼人心,此文我己贻论坛,也想将你的言语附入,你不会反对吧?谢。
读了几遍,仍不得旨。赞老师“入世”观。多元社会,选择应多,因人而异,因人而为……赏文涉足“禅域”,着实有啃味。祝老师好。
草 民:这篇评语透彻,点出诗的思想动因,先生没有评价诗的艺术层面,一句“诗人是人间赤子、时代的良心,我们还是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多写带人间温馨真情的诗词。”掷地有声、撞人心扉的深情诲语,好象是对当代诗词以濛浓、禅意为大美之倾向的一种委婉规劝。用心良苦,用语有方,其言甚善,妙哉!不过不能与李白、李清照比,更不能与杜甫、白居易比,没有可比性。与王维,秦观还有点可比性。
谢彩霞:
陈老师真能写,只要你愿意,任何写诗的人你都能找到触发点。想不通她怎么能看破红尘,估计她父母心也伤透了,旁人也无能为力,只有尊重了。不知她看到陈老师的评论,会有何想法,总不至于没有想法吧,我也觉得太可惜了,总归是心结没有打开吧?这种执念是对的吗?
这里少有人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