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孙长同 于 2013-11-11 06:16 编辑
要论到各抒己见时,我认为既要有特殊的个性,又要将特殊的个性融入一般化之中。这就像我们每个都有特殊的个性,每个人又都能与大家和谐相处。所以既要提倡鲜明的个性,又要提倡共融性。我认为这可归为阴阳三合,道本德化。屈原在天问中问曰:阴阴三合,何本何化?柳宗元在天对中答阴阳三合曰,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啖吹冷,交错之功。今天我答曰:阴阳三合,道本德化。柳宗元这个[以]是什么呢?我理解为受精卵到善断脐带前的人在母体內的太极状态,胞衣和婴儿在一起时的状态,就字之曰以。父母和婴儿合三为一的统一在了这个以上,胞衣上,悬挂在孕床上的太极球上。这也是男女的性欲之火,在人生产人的道囗内交错行房的过程后的功劳。我汇总的认识就是阴阳男女的父母两道为本,在共同的领地内德化孕育婴儿这一过程,我称之为道本德化的过程。柳宗元的正确之处就在于,他是用造字的过程,正确系统的说明了这个以懿德的推理演绎过程。吁从口从干勾于,表示两口子在道囗内干而前进到下一代去,啖从口从炎,表示在道口内两口子的上下两盆欲望之火熊熊燃烧,只有风平浪静冷却下来,才达到道生之,德畜之,势成之,从而蔽而新成一代亲亲的新人民。
【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是以能蔽而新成。
所以我认为男人女人结婚生孩子,就是道本德化的推理演绎过程。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近取诸身,诸从言从者字之曰诸,近取诸身就是从我说起。这种道本德化的理论,可以延伸借用在人类社会的所有场合。所以道徳观念是最高尚而通用的指导实践的基本原则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