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问出处,诗人莫问来路,是伪命题 第一个有名的大诗人屈原,在离骚开篇就说了他的出身,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对他的贵族身份大加宣扬。李白自称被贬下界的仙人,“谪仙”,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称叹者数四。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有名的高官诗人,杜甫也时常炫耀自己的出身。有人认为,现在在网上诗词论坛谈诗论词,大家都是以诗人的身份参加的,与社会中是什么身份无关,这当然是不错的,如果是高官的,一定要放下架子,以一个普通诗人的身份参与交流,不然,也没人买张,只能会自我孤立。这样理解没有问题。 也有的认为根本不需要管他是什么人写的诗,就诗论诗,只看文字水平。这样的解诗是有问题的。不了解写诗的是什么人,可能不会正确的理解诗中的内容。理解一篇文章要讲时代背景,也要讲作者的情况介绍。不讲屈原的身份和经历,不可能讲好离骚的思想和艺术。李白的产生也和李白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密切相关。文如其人,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阶级说什么话,什么诗人有什么诗。 英雄莫问出处,不然,出身低的也会往上找,刘备虽然家境是编草鞋为生,但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关羽不忘自称是汉寿亭侯。中国自从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形成以男性血统为标志的氏族门阀制度,这是私有制社会的必然结果。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把财富遗产留给后代。文科由于需要大量的阅读书籍,书香门第,更有优势。寒门难出贵子,武将在动乱中出身于平民的可能更大,而文人中出身于平民的概率相对较少。大文豪都是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如托尔斯泰,鲁迅,曹雪芹等。诗人中也是如此,当代诗人中祖上是官僚贵族的也占据绝对优势。如香港诗词学会创会会长林峰的祖辈官至一省巡抚,深南站长祖辈也是书香门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