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穿越梅嶺

关于“集句” ,给诗词大会挑个错......(裴涛)

[复制链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7-2-10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0 18:59
康震教授在诗词大会落幕时,所作的七绝:
大江东去流日月,
古韵新妍竟芳菲。

这样的“匠人”为自己做一条四脚凳也成了三脚翘摆不平,连担着请他干活的客户也成了冤大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发表于 2017-2-10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0 18:59
康震教授在诗词大会落幕时,所作的七绝:
大江东去流日月,
古韵新妍竟芳菲。

我7楼的临帖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你还在10楼明知故问,是想凑帖量吗?
7楼原帖依样复制如下,你再好好看看清楚:
连人家的临帖都没还看明白,就胡乱冒泡,这是你的一贯作风吧?
康震的那几句怎会是匠人体呢?显然是跟你一样蹩脚的老干体嘛~
”“

点评

一个薄情——可薄到无,一个寡味——可寡到无。 ——不知上面这首“诗”是“薄情”还是“寡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10 22: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340

回帖

9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38
发表于 2017-2-10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2-10 20:31
我7楼的临帖已经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你还在10楼明知故问,是想凑帖量吗?
7楼原帖依样复制如下,你再好好看 ...

一个薄情——可薄到无,一个寡味——可寡到无。


——不知康震这首“诗”是“薄情”还是“寡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110

回帖

463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638
发表于 2017-2-1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生非 发表于 2017-2-10 22:06
一个薄情——可薄到无,一个寡味——可寡到无。

寡味是肯定的,却不属典型的老干体,至于是否真情,那要知人论世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22

回帖

48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84
发表于 2017-2-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服 发表于 2017-2-10 17:11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几个评委以及主持人的诗词水平其实就是当今中国诗词界的缩影。 ...

诗词评论领域大抵如此,创作领域则相对好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7-2-1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10 23:15
今后应有中华诗词学会的专家参加,估计评委诗作水平不会闹笑话。

我个人觉得,诗词应该是小众化的,不易普及。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15 06: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段评论:“我对前面所说的《诗词大会》上的几位嘉宾,在《百家讲坛》上也看过他们的很少几期节目。可能是前面两三年听了大家们的演讲,把口味吊起来了,再听水平一般一点的就有一点乏味,真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了。一个演讲者,如果是真正的研究者,知道得多,讲起来有底气,听客是能够听出来的,如果一味卖弄,“巧言令色”,听众也是能够辨别出来的。很遗憾,电视台喜欢的是“巧言令色”,他们走的不是正经的逐步提高受众科学文化水平之路而是走娱乐节目的道路。他们培育了若干戴着专家帽子的娱乐明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3-27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未必会写诗,写诗的未必是学问家,各自的方向有所不同而已,不可求全责备。但是不同写诗的人最好不要在台面上读自己的诗作,以免贻笑大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43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感受大家学识的深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3: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