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3|回复: 24

【赏析】七绝·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7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绝·赠刘景文  北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注释】
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工诗,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一定要记住。
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诸莲塘荷,现在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占胜场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寒之心。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这是因为,在百花中,唯有绿荷红菡萏,是此花此叶长相映的(李商隐赠荷花》)。历来诗家咏荷,总少不了写叶:如点溪荷叶叠清钱杜甫绝句漫兴九首》)、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由此看来,终荷花之一生,荷叶都是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苏轼深知此理,才用擎雨无盖表明荷败净尽,真可谓曲笔传神。同样,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还因为它有挺拔劲节的枝干。花残了,杖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体现它孤标傲世的品格。诗人的观察可谓细致炙,诗人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亦可谓强。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刀。已无刀、犹有,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
.
可是,不论是先谢还是后凋,它们毕竟都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机盎然的初冬骄子──橙和橘。至此,诗人才满怀喜悦地提醒人们: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是在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屈原橘颂》)的初冬时节。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从屈原的《橘颂》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颂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寒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就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曾将此诗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相提并论。两诗虽构思和描写手法相似,艺术工力悉敌,内容却以苏诗为胜。这是因为,韩诗虽也含有一定哲理,却仍只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苏诗则不然,它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借物喻人,赞颂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韩诗所赞乃人人心目中皆中皆以为好的早春;苏诗却把那些悲秋伤春的诗人眼中最为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意和诗意,于此也可见他旷达开朗、不同寻常的性情和胸襟。真是浅语遥情,耐人寻味。苏轼这首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因此如果以情韵与理趣来看,苏诗却似略胜一筹于韩诗。(网络)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作背景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士杰:“首二句对仗工整,清丽隽永。后二句独出机,立意深刻。一般说来,一年好景无非春秋,诗人却偏说是初冬,可谓不同凡响,角度新颖。”

点评

品评到位 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08:00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7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6597318256285689664.jpg


点评

好图好诗 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7 08:01
柳弦争钓月 篱畔醉听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5466

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1-27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赏古文
谢过主版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8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
学习
谢谢先生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8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抺寒烟 发表于 2017-1-27 06:47
刘士杰:“首二句对仗工整,清丽隽永。后二句独出机,立意深刻。一般说来,一年好景无非春秋,诗人却 ...

品评到位
欣赏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8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8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7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妙笔

点评

共同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8 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8: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