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30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10-30 19:18 编辑
〔莺啼序·赠人〕
微寒岭南转夜,到残更梦顾。
倚来见、谁院庭柯,旧识香雪如许。
晓风紧、无声冷月,都随一片梨云去。
对深秋,萧瑟山河,怕惊思绪。
海上遥迢,异国远托,念殷勤凤侣。
料心事、潮水浮沉,伴鸥还惹轻妒。
恁多情、诗笺浪籍,遣鱼雁、江天疑误。
漫街尘,来往车音,所归何处。
杨枝翠败,槛菊黄分,岂知总散聚。
暗检点、万般方寸,却下层楼,又上心头,此间羁旅。
无言销黯,离歌长恨,佳欢争奈终来薄,最难禁、脉脉谁同语。
初程未稳,巴山渺远归期,转头叠嶂烟树。
秋晴渐老,冬雪萦回,剩隙光迅羽。
纵写得、柔肠无数,意马何从,杜牧焚诗,伯牙终曲。
分缘自足,相逢离别,当真何必成好梦,倩谁人、珍重忘闲虑。
因循寒碧空山,立尽斜阳,庾楼上住。
首先,莺啼序这个牌子是比较难写的,一个写不好就写成散文了。
其次,创作这个牌子需要,需要有足够的故事和情绪作依托,不然会显得很拖沓,有些地方甚至会写空。
再次,四叠的排布,不是由近到远还是由远到近去分的,而是基于所要表达的故事情节的进展,以及情绪的起伏跌宕来分的。
落实到这首,几个问题
1、部分显空。比如说,第一叠写空了,啥都说了,但也相当于啥都没说,元素是很丰富,但元素与主题之间未达成紧密的联接,”桥“没架好,部分元素脱离了主题,比如说”萧瑟山河"和"怕惊思绪"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山河是不是萧瑟,和后文的思人更没啥关系。
2、小处当酌。别自己造东西,造也得造合理了。比如倚栏见不知道为啥成了倚来见。
3、写词,要特别注意语感,读着顺了,才有表达力,建议你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如果自己把握不准的词,查前人旧作,旧作用了的,特别是大文人大名人用了的,那么尽管去用,否则就要斟酌,这对初学诗词者,虽然有一定的拘束性,但至少非常有效,等弄熟练老道了,再求新不迟。
4、注意长调的结构和逻辑,上下文和上下句之间不能脱节,即使是顾左右而言它,也必须建立内部联系,即使是用虚笔,也不能跳一个和主线完全不想关的元素上去。
我觉得大致就这些建议吧,这两天眼睛不舒服,看了两遍,也没有精力逐字逐句评了,接着还得写下期课的讲义,完成一苇校长的教学任务。{:soso_e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