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10-5 11:16 编辑
见妆台。素尘久没朱殷。——“朱殷”点出占画面很大比例的大红桌面
晚轩窗、清风拂镜。吹开那日心澜。——“晚”从何而来?画面明明光线非常好,是白天啊。而且晚上还梳什么头?“吹开”句很好,引开下文。 ——这个晚字,的确是凑了点,为了和下面的霞光相扣,晚霞出来的那个时间,总不能用“午轩窗”吧,用一个字改是啥?没想到,你帮着想想。至于早上梳头还是下午或者晚上梳头,那是人老夫妻的爱好,话说当年我外婆就是早晚各一次,据说梳头活血,睡觉前梳了好{:soso_e120:}
雨烟里、盛京烽火。覆一曲、折柳缠绵。——“覆”是颠覆、倾覆之意,以“烽火”为主语的。但折柳是分别之景,如果以烽火为主语,那么应该是烽火造就了那曲折柳缠绵;或者把主语换回男女主角,则“唱一曲、留一曲、负一曲”都可以。 ——这个坚持,折柳,是依依不舍,特别是缠绵,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正是由于烽火,而导致了没有这时间去缠绵,所表达的是匆匆一别的意思,所以要“覆一曲”。
带水他乡。同谁剪烛。琉璃盏下墨枯研。——“带水”想必源自“一衣带水”,这个词其实是指隔开的那条河很窄像衣带那么窄。“琉璃盏”似有点奢侈。 ——琉璃盏扣下文的繁华碾落,不然前文没有繁华的事情,后文拿啥碾{:soso_e113:}
向西园、几番惊梦。抱月恨无眠。
经别久。繁华碾落。偷作流年。——结得好!
蓦回神、梳枇如旧。不复今昔容颜。——“梳枇”其实就是“梳篦”,似是为了就平仄,但与下文的“篦”是不是重了。“今昔”重于“昔”而轻于“今”。 ——“梳枇”的确是考虑就平仄。绾字被用了,若蓖字重了,话说绾发鬟的工具还有啥?向女性们请教。
换银丝、落霞光灿。竹篦下、绾个慵鬟。——“落霞”是指窗外还是比喻? ——落霞是双关,既是在晚霞下,又是白发当晚。
兜转时光。赊偿有望。云泥与共续悲欢。——“云泥”是指天上地下差别很大,云泥之别。这里“云泥与共”不大通。 ——云泥句,是拉开差别的,这里想表现的是无论天涯海角,或是贫富,都要一起度过,但若改成贫富与共,又显得既白又俗,咋弄,若说云泥与共,也是有出处的,白玉蟾的《孤鹤词》有“云泥共悲欢,生死同襟期”句,似可用。
纵使到、昏眸晦浊。耄朽断余弦。——老而复合,说什么“断弦”,大不吉利! ——“断弦”必须要用,这里有个前提“纵使到”,表示一种假设,若不作这种假设,后文的三途河和彼岸花便无根,跳得会很大。
携卿手。三途河畔,彼岸花前。——这句我最爱,哈哈! ——这句我是查了佛教的资料的呢{:soso_e1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