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16-10-30 16:09 编辑
赞同此说。用“中”字最不好,因为它把原来最好的“平仄”组合变成了是“平仄”俱可,其实原意是“原仄可平”或“原平可仄”。举个例子:
如:词牌 《江城子》
中中平中中中平(韵),仄平平(韵), 中中平(韵)。 中中中中 、 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 ,中中仄, 仄平平(韵)。
如:词牌 《喜迁莺》 前段:
中平中仄(韵),仄中中中中 ,中中中仄(韵)。 中仄平平, 中中中中 ,中仄中平平仄(韵)。
中中中中中仄 , 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中仄 , 仄中中中中 , 中中中仄(韵)。
相信大家可以从上例看到用“中”代替“原仄可平”或“原平可仄”的弊处了。
=================
另外,我是觉得用于文本的记录的话,文字表达最清楚,也容易写。例如: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唯横写有对不齐的问题点。 可分开两段来写。例如:
《南乡子》
(平)(仄)仄, 仄平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韵), (平)(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韵)。
词例: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仅是排列上有对不齐的问题点,但用起来却是很方便的。
但如果是用于印刷排版的话,就沿用大家熟知的《钦定词谱》的符号,仅在用韵字的地方,改用比较显眼的区别比较大的☆,★符号来表达。例如: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 ●○☆ ●○○●●○☆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 ⊙⊙★ ⊙●●○⊙●★
如是用 ◇□◆▲,◇■◇□□■▲。◇■□○,◆■□□◆■○。符号, 因是另用一套大家不惯而且是相近型状的符号,(其实《钦定词谱》的编辑人的采用,应该也是选用易为人接受的符号来表达的)。 对于这点,我倒是有 和 言哉 先生有相同的看法,即“大小和类别都不同,方的方圆的圆菱的菱,看着就眼花。” 的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