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辽宁昆仑

论南朝“四声八病”及其对唐格律诗的影响

[复制链接]

103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7418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29 16:12
科举试律诗,试古体诗?说不过去吧!
退一步将,即便古体诗不是近体诗,也要说个理由吧!
...

先生很认真。您举例的诗不是《春风扇微和》。

请见百度:《春风扇微和》【作者】张汇 【朝代】唐代
木德生和气,微微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冰谷,悠扬转蕙丛。拂尘回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点评

不认真如何是好呢? 《春风扇微和》崔立之154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时令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0 03: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30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30 03:19 编辑
辽宁昆仑 发表于 2016-10-29 19:48
先生很认真。您举例的诗不是《春风扇微和》。
请见百度:《春风扇微和》【作者】张汇 【朝代】唐代
木德生和气,微微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冰谷,悠扬转蕙丛。拂尘回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不认真如何是好呢?德宗贞元十年(794)《春风扇微和》,史料可见共计10首。10首都是换头诗。其中9首平韵,1首仄韵。
《春风扇微和》张 汇150
木徳生和气。防防入曙风。暗催南向叶。渐翥北归鸿。
澹荡侵氷谷。悠扬转蕙藂。拂尘廻广路。泛籁过遥空。
暖上烟光际。云移律候中。扶摇如可借。从此戾苍穹。

《春风扇微和》崔立之154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高低惠风入。逺近芳气新。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温和乍扇物。煦妪偏感人。
去出桂林漫。来过蕙圃频。晨辉正澹荡。披拂长相亲。
【时令忽已变。年光俄又春。平上仄仄去?平平平仄平】
靡靡才偃草。冷冷不动尘。仄去平仄上?平平仄仄平====不合王力大拗必救

《春风扇微和》郭 遵155
防风飘淑气。散漫及兹晨。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
暧空防早辨。映日度逾频。高拂非烟杂。低随众卉新。
霁天轻有霭。绮陌尽无尘。还似登台意。元和欲煦人。
习习何处至,熈熈与春亲。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不合王力大拗必救






点评

其实,唐人写诗,没有那么多的禁忌。那时,各地方言,诗人没学过普通话,很不标准。如果用今天的普通话去衡量,是缘木求鱼额;用清人的《词林正韵》去比较,也是削足适履。用唐以后诗评家的清规戒律去评价更不客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0 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30 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29 10:23
台湾学者刘若缇《八病与诗律》也作过推导:

平頭、上尾兩病也是講究調聲的位置,但其關注點的範圍都在兩句 ...

探索研究近体诗的声律规则,台湾学者刘若缇《八病与诗律》与大陆学者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都是使用元兢和刘韬的理论,来归纳演绎的。从归纳演绎的着眼点和起步点来看,远远高于王力大师使用的清朝秋谷说。

梁朝刘韬的二四不同理论:
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
刘韬理论四个病句:〇平〇平〇、〇上〇上〇、〇去〇去〇、〇入〇入〇。

明朝真空的二四分明理论:
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真空理论两个病句: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

刘若缇首先,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推演的三个永明体律句,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仄〇〇仄。其次,在三个永明体律句中,揉进刘韬理论。最终,依仗又元兢的二五同平不是病、护腰术,再讲第二字与第一字看做一组,得出了近体诗的声律规则。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顺便提及,文苑英华的458首近体诗,平均三首至少一个二四同声句】

大陆学者蒋绍愚,台湾学者刘若缇和杨文惠,三位大家犯了一个同样小错误。这就是:刘韬的二四不同理论,并不完全等同真空的二四分明理论。道理在于,真空的二四分明理论,已经言明四声【平与非平】二元两分法。刘韬并未言明或没有四声二元化的观念。例如,在【〇仄〇〇平】和【〇仄〇〇仄】格式中:二四两字:上/去、上/入、去/上、去/入、入/上、入/去等六种形式,对于刘韬二四不同理论来说不是病句,对于真空二四分明理论则是病句!由此可知,大唐近体诗的声律谱,只能如下,并无其他!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7418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0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30 03:13
不认真如何是好呢?德宗贞元十年(794)《春风扇微和》,史料可见共计10首。10首都是换头诗。其中9首平韵 ...

其实,唐人写诗,没有那么多的禁忌。那时,各地方言,诗人没学过普通话,很不标准。如果用今天的普通话去衡量,是缘木求鱼额;用清人的《词林正韵》去比较,也是削足适履。用唐以后诗评家的清规戒律去评价更不客观!您以为呢?

点评

依照你的逻辑,唐朝科举的考官判卷,是没有统一可行性的标准了!这不太可能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30 11: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30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昆仑 发表于 2016-10-30 10:06
其实,唐人写诗,没有那么多的禁忌。那时,各地方言,诗人没学过普通话,很不标准。如果用今天的普通话去衡量,是缘木求鱼额;用清人的《词林正韵》去比较,也是削足适履。用唐以后诗评家的清规戒律去评价更不客观!您以为呢?

依照你的逻辑,唐朝科举的考官判卷,是没有统一可行性的标准了!这不太可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5-19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梧桐树,髙枝尽可栖。春来秋去也,偶见凤凰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6-1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学习,温故而知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7-1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果臝宇边生,小大琳琅挂短棚。 饱腹何须龙凤胆,些微佐酒也怡情。闲题一首,权作回帖,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8-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拜读先生文章,温故而知新,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9-9-7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玉面鸾台入影中,交相里外两心同。箫声解得奴家意,折柳频频趁晚风。再次拜读学习,问好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