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研究近体诗的声律规则,台湾学者刘若缇《八病与诗律》与大陆学者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都是使用元兢和刘韬的理论,来归纳演绎的。从归纳演绎的着眼点和起步点来看,远远高于王力大师使用的清朝秋谷说。
梁朝刘韬的二四不同理论:
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
刘韬理论四个病句:〇平〇平〇、〇上〇上〇、〇去〇去〇、〇入〇入〇。
明朝真空的二四分明理论:
上去入音为仄韵,东西两字是平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真空理论两个病句:〇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
刘若缇首先,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推演的三个永明体律句,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〇仄〇〇仄。其次,在三个永明体律句中,揉进刘韬理论。最终,依仗又元兢的二五同平不是病、护腰术,再讲第二字与第一字看做一组,得出了近体诗的声律规则。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顺便提及,文苑英华的458首近体诗,平均三首至少一个二四同声句】
大陆学者蒋绍愚,台湾学者刘若缇和杨文惠,三位大家犯了一个同样小错误。这就是:刘韬的二四不同理论,并不完全等同真空的二四分明理论。道理在于,真空的二四分明理论,已经言明四声【平与非平】二元两分法。刘韬并未言明或没有四声二元化的观念。例如,在【〇仄〇〇平】和【〇仄〇〇仄】格式中:二四两字:上/去、上/入、去/上、去/入、入/上、入/去等六种形式,对于刘韬二四不同理论来说不是病句,对于真空二四分明理论则是病句!由此可知,大唐近体诗的声律谱,只能如下,并无其他!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