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三羊试论日本《作文大体》的错误种种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27 19:56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27 19:39
【二六对避之】,不知所云何意!下文有【七言上句之中第二字与第六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六对矣】,假设即是此意,则与理不通。//
雨梦认为:对者,平仄相反也。(律诗讲平仄对粘之对也)上句五言云二九对避之,及七言二六对避之。即指此处平仄应相同,若平仄相反(对)的现象应避免。
你解释的正好反了!
七言上句之中第二字与第六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六对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19: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三羊试论:
中国蜂腰,所指五言第二五字。二五蜂腰: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日本蜂腰,所指五言第二四字。二四蜂腰: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首提出中国蜂腰亦有二四说法,先生已知,此段文字欠妥。
这段活表明二四处可以同平(平声不为病),但不能仄声同上,同去,同入。同则为蜂腰病。

点评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三羊试论: 中国蜂腰,所指五言第二五字。二五蜂腰: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日本蜂腰,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1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10-27 20:04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27 19:55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三羊试论:
中国蜂腰,所指五言第二五字。二五蜂腰: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日本蜂腰,所指五言第二四字。二四蜂腰: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首提出中国蜂腰亦有二四说法,先生已知,此段文字欠妥。
这段活表明二四处可以同平(平声不为病),但不能仄声同上,同去,同入。同则为蜂腰病。

【1】中国蜂腰,没有二四说法!
【2】依照《作文大全》,七言可以〇平〇平〇仄仄吗?

点评

先生继忘,故重转帖至此。 看来先生《文镜秘府》也未细读! 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2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20: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鹤膝病者,五言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九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九对矣]。七言上句之中第二字与第六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六对矣]。然则他声诗用他声之韵者可避平声。如绝句诗四韵长韵,可准知之耳。下三连病者,五言七言共每句终三字连同声是也。念二病者近来不去之。一首之中有同字同心是也。  三羊试论: 中国鹤膝,所指第五十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 日本鹤膝,所指五言第二九字,七言上句第二六字:不可同平、同上、同去、同入。日本鹤膝,自相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2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这段话先生完全理会反了,故觉自相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20: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言二九平仄不相同(对)则犯鹤膝之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20: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言二六不同平仄则犯病(谓之二六对矣)

点评

七言上句之中第二字与第六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六对矣 是否必须如下,才是无病句? 〇平〇〇〇平〇 〇上〇〇〇上〇 〇去〇〇〇去〇 〇入〇〇〇入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2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20: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阅文粗糙,不仔细报敲却急忙发文评,实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7 2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屡屡指为日人论诗的创作实大不妥,文是日本人写的,但文中所论,及所取病名皆与中国旧典同,更证明源自中国。绝非东洋货也。

点评

中国有【二四不同】、【二六对】、【二九对】等,这些说法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2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7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27 20:10
七言二六不同平仄则犯病(谓之二六对矣)

七言上句之中第二字与第六字,不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六对矣


是否必须如下,才是无病句?
〇平〇〇〇平〇
〇上〇〇〇上〇
〇去〇〇〇去〇
〇入〇〇〇入〇

点评

此处将声病和鹤膝病胡搅在一起。所列句式均不犯鹤膝病,但二三四却犯同声病。第一句同平不算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7 20: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9: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