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10-21 10:55 编辑
吟者先生曾经呼吁过渡期内新韵作品用韵宜适当放开
原本不拟再来,但对一些辩友不作起码的调查研究、肆意歪曲基本事实乃至凭空捏造事实而胡搅蛮缠的所谓辩术实在看不下去,故此还得简单说几句。此前,曾经有人为了辩赢而对吟者先生无端实施人身攻击,奈何吟者先生行得端走得正,几乎无懈可击,谎言乃不攻自破。一计不成,有人又生一计,那就是:拿吟者先生及我等同仁的习作用韵做文章。孰不知早在三四年前,吟者先生便曾以专帖形式谈及过渡期内新韵作品用韵事宜,并明确主张过渡期内新韵作品用韵宜适当放开。
吟者先生明确指出,普通话语音系统本身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广义新韵韵书,一般而言,只要会说不通话,只要稍具押韵常识,就能轻易判定入诗汉字的平仄归属并顺利组织押韵,可以随时随地成吟。从这个意义上说,狭义新韵韵书其实是可有可无的,除照顾超高龄诗者和个别普通话欠发达地区的诗者外,狭义新韵韵书更多只是体现一种新声旧韵实质性更迭的象征意义。吟者先生还说,在二〇一九年五月四日之前的所谓过渡期内,只要采用现代读书音语音系统,用哪本新韵韵书都行,二十一二韵不多,十八九韵不少,按新华字典组织押韵当然可以,用新十四韵、新十三韵也行,哪怕是按照自己心目中未成文的所谓新韵韵书组织押韵,同样是完全可以的,甚而至于直接采用大十三辙,也要比平水、词林来得痛快。
吟者解释说,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率先采用现代读书音语音系统、让现代读书人乃至亿万读过书的国人读得出听得懂才是硬道理。过渡期内新韵作品用韵完全可以先行放开,然后根据广大诗友的用韵实际总结经验,进而为编撰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广泛认可性的大一统式的狭义新韵韵书提供重要参考。窃以为,在普通话业已高度普及的今天,考虑到中老年诗者居多的基本事实,在大一统式新韵韵书出台之前,应该说吟者先生的这一建议是开明的,灵活的,也是人性化的。呼吁有关辩友莫再拿不是当理说,莫再无端寻衅挑事,莫再以新韵阵营尚未形成大一统式狭义新韵韵书为由掣肘、迟滞、阻挠诗韵改革进程为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