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10-20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现在推广普通话是法定的,所以必须以北京音为标准音。平水韵的平仄按照北京音来衡量,大体一致。不一致的字我们标注一个多音字读音就可以,这样做并不违反平水韵所依托的《切韵》的上下切音的注音原则。
《切韵》的注音原则就是他实际上是允许每个字的发音可以随着时代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我们只需动个“小手术”,把那些平仄与今声不符的读音标注上,再补录一些字到最适合的韵部,就可以实现今声朗读且符律诗格律要求。没有必要再动“大手术”把韵部大幅调整,割断与古诗的联系。
《洪武正韵》推行失败就是明证,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应以《佩文诗韵》为范例,借鉴他韵律变革的成功经验。
如观个人认为:“一山不容二虎”,诗韵双轨制不可能长期并行下去,那样做弊大于利。两个韵种之间的诗友互相都读不懂各自创作出来的诗,同时会引起律诗的用韵混乱。所以应视为是一种过渡的权宜之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