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6-10-16 10:31 编辑
《平水韵》的韵部分布不合理是由于唐诗的邻韵同押太泛滥造成的,他在编撰时是照顾到这一点,并不是完全从音律的角度出发的。因为律诗的精华在唐代,才有为他编撰的必要。
《平水韵》的传承几乎没有间断过,他的地位是相当于律诗的历法,从唐代到现在的律诗的绝大部分都是按照《平水韵》创作的。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照顾到传承,不能为了今天的创作方便而不照顾到传承。
我们要从明朝的《洪武正韵》和清朝的《佩文诗韵》对律诗用韵的改革成败中吸取教训。明朝的《洪武正韵》就是没有照顾到传承,对韵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导致失败。而清朝的《佩文诗韵》的颁布确是很成功的,因为他照顾到了传承,顺应了民意。
所以,我们对待今天的诗韵改革一定要慎重,要尽量保持《平水韵》的原貌。如果平水韵非要修订,可以借鉴《佩文诗韵》的成功经验,对《平水韵》的每个字进行注音并增补新字,并编撰一部类似以《平水韵》为蓝本的《佩文诗韵》的韵书,实现用今声来朗读律诗而平仄又与格律完全相符。
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就没有实行双轨制的必要,一律仍按平水韵创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