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辽宁昆仑

谈格律诗对仗句中的四种音乐节拍类型

[复制链接]

103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7418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14 10:04
句式合掌称动词摞眼,此联不是: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感谢朋友光临雅赏美评支持!握手!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7418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14 10:26
浅谈律诗中颔联、颈联的造句技巧
众所周知,律诗的中二联,即颔联、颈联都要用对仗,因此这两联的句式选择 ...

呆板与灵动是相对的。从大举看,四种总比两种灵动。如果总是,2+1,1+2;或1+2,2+1 不也是呆板吗?这是辩证法。“摞眼”一词是日本学者唐贞观年代在唐朝学习发明的。遗憾的是,我们中国人一直抱着不放。悲哀呀!
再看毛泽东的七律;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七律《登庐山》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点评

您可以上百度上去查一下呀!事实胜于雄辩!哈哈哈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4 22:15
诗是一首首看的。一首中全为二一,或全为一二,才呆板之至。 另主席对他的七律没有一首满意的,不举为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4 22:08
最反对说中国古典是日本人发明的。中同历经战乱,典籍散失迨尽,此书仅为记录我们老祖宗的话而已。若进一步说,日本可声遗,说近体诗是日本的国粹。他们有书为证,中国拿得出比他更早的典籍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4 2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0-14 22:38 编辑
辽宁昆仑 发表于 2016-10-14 21:36
呆板与灵动是相对的。从大举看,四种总比两种灵动。如果总是,2+1,1+2;或1+2,2+1 不也是呆板吗?这是辩 ...

最反对说中国古典是日本人发明的。中同历经战乱,典籍散失迨尽,此书仅为记录我们老祖宗的话而已。若进一步说,日本可申遗,说近体诗是日本的国粹。他们有书为证,中国拿得出比他更早的典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4 2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昆仑 发表于 2016-10-14 21:36
呆板与灵动是相对的。从大举看,四种总比两种灵动。如果总是,2+1,1+2;或1+2,2+1 不也是呆板吗?这是辩 ...

诗是一首首看的。一首中全为二一,或全为一二,才呆板之至。
另主席对他的七律没有一首满意的,不举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6

主题

1万

回帖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7418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昆仑 发表于 2016-10-14 21:36
呆板与灵动是相对的。从大举看,四种总比两种灵动。如果总是,2+1,1+2;或1+2,2+1 不也是呆板吗?这是辩 ...

您可以上百度上去查一下呀!事实胜于雄辩!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10-16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14 09:17
举杜甫望岳诗不宜,此诗非律诗

何来【此诗非律诗】之说?

点评

先生律诗概念独树一帜。余只能言此诗《唐诗三百首》收在五言古诗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6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6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16 09:15
何来【此诗非律诗】之说?

先生律诗概念独树一帜。余只能言此诗《唐诗三百首》收在五言古诗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