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69|回复: 16

戲倣元遺山論詩絶句三十二首註評(1——5)添加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1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戲倣元遺山論詩絶句三十二首註評
作者、王世禛
注評、穿越梅嶺
第一首:
巾角彈棋妙五官,搔頭傅粉對邯鄲。
風流濁世佳公子,復有才名壓建安。
1)  巾角彈棋、一種遊戲,此句寫曹丕,《世說新語·巧藝》“文帝於此戲特妙,用手巾角拂之,無不中。有客自雲能,帝使為之。客箸葛巾角,低頭拂棋,妙踰於帝。”五官、曹丕稱帝前曾官五官中郎將。
2)  搔頭傅粉、此句寫曹植,《魏略》“邯鄲淳博學有才章,太祖遣淳詣植。時天暑熱,植因呼常從取水,自澡訖,傅粉,遂科頭拍袒胡舞五錐鍛,跳丸擊劍,誦俳優小說數千言,訖,謂淳曰:邯鄲生何如耶?”,按:魏晉之際,男子傅粉、吃五石散是一種風尚。
3)  濁世佳公子、《史記·平原君列傳》“平原君,偏偏濁世佳之公子也。”阮亭此句贊二曹兄弟人物風流也。
4)  才名壓建安、建安時期的文學很發達,著名的有建安七子。曹丕《典論·論文》“今之文人,魯國孔融文舉、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陳留阮瑀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禎公幹,”阮亭這句是說二曹的文學成就在建安諸子之上。
  梅言:美曹丕、曹植兄弟為當時翹楚,一時瑜亮,非但人物風流、而詩名又獨步當時,足見阮亭對二子之推崇。

第二首:
五字“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使人思。
定知妙不關文字,已有千秋幼婦詞。
1)“清晨登隴首”是柳惲的詩句,柳惲,南北朝宋人。
2)羌無故實、南朝·梁·鍾嶸《詩口序》:“‘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明月照積雪’,詎出經史?”羌、一、《廣雅·釋言》“羌、乃也”王念孫疏證引《離騷》: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二、語助、無義。羌無故實、指在寫詩中不用典故或者字句沒有出處,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阮亭是推崇清新自然的。
3)不關文字、《景德傳燈錄》“微妙法門,不立文字。”
4)幼婦詞、出《世說新語·捷悟》“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欶韭}臼”八字。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別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欶韭}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脩同,乃歎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幼婦、即好詞也。
梅言:阮亭在這裡強調了詩的妙處不在堆積辭藻和典故,即景會心,詩入妙來,非關文字。“入”入於詩味也,并舉柳惲的“清晨登隴首”詩句來說明,沒有辭藻和典故的堆積,一樣可以寫出令人嚼之不盡的妙句來。

第三首:
靑蓮才筆九州橫,六代淫哇總廢聲。
白紵靑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謝宣城。
1)  李白、字青蓮,《成都古今記》“李白生於彰明縣之青蓮鄉,故號青蓮。”九州、《尚書·禹貢》所列九州分別為:冀、青、徐、梁、荊、豫、雍、揚九州。此句是說李白的才氣橫絕九州。
2)  六代、指六朝時期。淫哇、班固《答賓戲》“淫哇而不可聽者,非詔夏之樂也。”之不正之音,區別於正音。這句是批評六朝綺麗頹靡文風的。
3)  白紵、靑山,安徽境內的兩座山,李白埋骨之處,故云“魂魄在”,見范傳正所撰的墓碑。
4)  李白崇拜謝靈運,因謝曾經做過宣城太守,所以死後也要葬在青山的,與謝為鄰。
梅言:這首詩批評了六朝綺麗、頹廢的文風,將六朝的文風比作浮哇,對李白清新、俊逸的詩風大加推崇,不但如此,阮亭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也是身體力行力求清新、閑澹的。

第四首:
挂席名山都未逢,潯陽喜見香爐峰。
高情合受維摩詰,浣筆為圖寫孟公。
1)掛席名山、劉熙《釋名》“隨風張幔曰帆,或以席為之,故曰帆席也。”木華《海賦》“維長綃,掛帆席。”唐孟浩然《晚泊潯陽望廬山》詩“挂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鍾。”
“挂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筆勾勒,不假雕刻,畱有餘地。香爐峰、在廬山。
2)高情句是說孟浩然有如此清新閑澹的詩句理應得到王維的推崇并為之畫像。
3)寫孟公、葛立方《韻語陽秋》“毗陵孫潤夫家有王維畫孟浩然像,絹素敗亂,丹青已渝。維題其上云:維常見孟公吟曰:日暮馬行疾,城荒人住稀。又吟曰:挂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余因美其風調,至所舍,圖於素軸。”
梅言:這首是寫孟浩然的,阮亭不寫自己對孟浩然不事雕饰,清淡简朴詩風的喜愛而借王維因喜愛孟詩并為之畫像一事來闡明自己的詩美思想。

第五首:
杜家箋傳太紛挐,虞趙諸賢盡守株。
苦為南華求向郭,前唯山谷後錢盧。
1)  紛挐、杜謂老杜,《漢書·衛青列傳》顏師古注“紛挐,亂相持博也。”這句是說歷來給杜詩作注的人多不勝數,但大都各守己說,莫衷一是。其紛紛攘攘主要體現在穿鑿、附會、矜奇、逞博上,清代的浦起龍對此有個總結“杜之禍,一烈於宋人之注,再烈於近人之解。”
2)  虞、趙,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學者、詩人。字伯生,號道園,人稱邵庵先生,《元史》有傳,著有《杜律》。趙次公著有《杜詩先後解》。守株、《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3)  南華、即《莊子》,有向秀、郭像為之作注。《漁洋詩話》“余往如皋,馬上成《論詩絕句》四十首。從子凈名作注,人謂不減向秀之注《莊》。”
4)  山谷、黃庭堅。錢、廬,錢為清代的錢謙益,服膺老杜,有感於歷代杜注的謬解繁複,著《錢注杜詩》,他在《復吳江潘某書》中說道“僕有小箋之役,大義專為刊削有宋諸人訛注謬解、繁荵蠢駁之文,冀少存杜陵面目。偶有詮釋,但據目前文史,提撮剛要,寧略無煩,寧疏無陋。深知注杜之難,不敢以削稿自任,置之篋衍,聊代薈蕞而已。”廬德水著有《讀杜微言》。
梅言:這首是說歷代對杜詩註解的,歷代注家各守一說,穿鑿附會、矜奇逞博時時有之,故阮亭說箋杜傳杜的太紛亂了。老杜的詩從宋代開始就有人為之做注,一直延續到阮亭生活的時代已經蔚為大觀、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項專門的學問,稱之為杜學一點也不為過。在注解杜詩上,不外乎兩種流派,一種是“詩史”說,而自“詩史”之說興,注杜者遂多附會之論。一種是“無一字無來處”之說興,注杜者又多征求典故,多引典實。綜觀老杜的作品,大多反應了當時的現實,以史證詩,無可非議,但強加附會,其失在穿鑿,甚而有捏造史實來證杜詩的,就流於妄了。老杜一生讀書很多,其自稱是“讀書破萬卷”,讀書少,當然不能理解老杜的詩,但字字求解,都要找出出處來,非但於解詩無補,亦不免矜奇逞博之譏。清代的浦起龍有感于上述情況,就說過“杜之禍,一烈於宋人之注,再烈於近人之解。”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281

主题

5496

回帖

2万

积分

功勋诗友

Rank: 3Rank: 3

积分
20082

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1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耕夫 于 2016-10-11 08:34 编辑

兄台有心,诠释有致。这个要功夫、水准。红起。小置顶大家学习。

点评

兄早上好。確實費力,主要是評點部分傷腦筋。乾湖風格、文學主張、不同流派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1 08:41
漫将心思付朝昏,扪腹而歌醉白云。 浊眼寻常颠倒步,何能一啸屈家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耕夫 发表于 2016-10-11 08:32
兄台有心,诠释有致。这个要功夫、水准。红起。小置顶大家学习。

兄早上好。確實費力,主要是評點部分傷腦筋。風格、文學主張、不同流派等等。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字太小了点儿,梅岭老师。

点评

調大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12 09:34
一别如斯 落尽梨花月又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阮亭論詩絕句32首注評(6——10)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7&fromuid=38519
(出处: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梨花飘雪 发表于 2016-10-11 12:38
来学习,字太小了点儿,梅岭老师。

調大了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3

主题

4181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5195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12 2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慢慢看。问晚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阮亭論詩絕句32首注評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9&fromuid=38519
(出处: 香港诗词学会论坛)


有死法,不可無活詩。但有活潑潑的詩,法于我何有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14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彩了,赞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6: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