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小三羊

三羊试论日本《作文大体》

[复制链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9-16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6 05:45
既然这样,为何冒出【尖锐】的说法呢?

:D 说明送送是为了拍马屁瞎说的。

点评

在下三羊,也有如此看法,只是比你晚了一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0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16 05:55
说明送送是为了拍马屁瞎说的。

在下三羊,也有如此看法,只是比你晚了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6 06: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大江朝纲《作文大体》(见《群书类从》卷一百三十七〕,编撰于日本天庆二年〔公元 939年〕,三羊说该书蜂腰,鹤膝不同于元兢《诗髓脑》所述,但日本长德三年(997年)有关于省试诗声病讨论资料,论蜂腰以《诗髓脑》为据,认为下句蜂腰可不避,考生诗句“明王尤好古,静听时临座”,听与座同去声,虽犯蜂腰,但处于下句,不为病。

点评

日本大江朝纲《作文大体》(见《群书类从》卷一百三十七〕,编撰于日本天庆二年〔公元 939年〕,三羊说该书蜂腰,鹤膝不同于元兢《诗髓脑》所述,但日本长德三年(997年)有关于省试诗声病讨论资料,论蜂腰以《诗髓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1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9-16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是以大背景作的提问,并没有具化到细节,不回答都没关系。何况唐代格律应该在中唐就定型了,晚唐的诗律恐怕只有变宽松。日本的格律研究理应有个滞后效应。

点评

唐代声律律应在初唐就定型! 永隆二年(681)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以诏令将科考试律固定下来。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0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6 06:23 编辑
言哉 发表于 2016-9-16 06:05
北山是以大背景作的提问,并没有具化到细节,不回答都没关系。何况唐代格律应该在中唐就定型了,晚唐的诗律 ...

唐代声律律应在初唐就定型!
永隆二年(681)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以诏令将科考试律固定下来。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科考试律的文体,一是律诗,一是律赋。律诗律赋的科考,必有官方声律标准方案。否则,考生考官均无依照!

点评

那也可能,我的意思是定型最晚也不会超过中唐,北山说的五代就更玄乎了。不能把日本的滞后效应拿到中国来说什么“经历了整整一个唐代”,太离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0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879

回帖

48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4886
发表于 2016-9-16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6 06:21
唐代声律律应在初唐就定型!
永隆二年(681)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以诏令将科考试律固定下来。诏 ...

那也可能,我的意思是定型最晚也不会超过中唐,北山说的五代就更玄乎了,不能把日本的滞后效应拿到中国来说什么“经历了整整一个唐代”,太离谱。

点评

支持你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11:14
元兢的声律理论,集中体现在元兢的名著《诗髓脑》里。《诗髓脑》成书的时期,最早早不过666年。麟德元年(664)上官仪被害,元兢麟德末年(665)后遭贬至蓬州。元兢的《蓬州野望》为证,元兢的《诗髓脑》,应在665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0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16 06:24
那也可能,我的意思是定型最晚也不会超过中唐,北山说的五代就更玄乎了,不能把日本的滞后效应拿到中国来 ...

    元兢的声律理论,集中体现在元兢的名著《诗髓脑》里。《诗髓脑》成书的时期,最早早不过666年。麟德元年(664)上官仪被害,元兢麟德末年(665)后遭贬至蓬州。元兢的《蓬州野望》为证,元兢的《诗髓脑》,应在665年之后。

    永隆二年(681)朝廷颁布《条流明经进士诏》,以诏令将科考试律固定下来。诏令云:“自今已后,考功试人,明经每经帖试,录十帖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科考试律的文体,一是律诗,一是律赋。律诗律赋的科考,必有官方声律标准。

    综上所说,
元兢体系的构思形成,最早不会早于唐高宗李治的乾封元年(666),
元兢体系的官方认定,最晚不会晚于唐高宗李治的永隆二年(681)。

点评

我15楼的贴子你看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09:21
我15楼的贴子你看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09: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6 0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6 06:28
元兢的声律理论,集中体现在元兢的名著《诗髓脑》里。《诗髓脑》成书的时期,最早早不过666年。麟德 ...

我15楼的贴子你看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1607

回帖

6219

积分

论坛贵宾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5Rank: 5

积分
6219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9-16 0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6 06:28
元兢的声律理论,集中体现在元兢的名著《诗髓脑》里。《诗髓脑》成书的时期,最早早不过666年。麟德 ...

我15楼的贴子你看了吗?

点评

看过,早就知道!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09: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6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16 09:21
我15楼的贴子你看了吗?

看过,早就知道!

点评

早就知道还说什么日本蜂腰中国蜂腰俩,二四同声是蜂腰,明代唐音癸签说过,齐梁刘滔也说过二四同声甚于二五同声的蜂腰病。这都是中国学说,日本人学汉语都费劲,还有能力创造声病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6 0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18: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