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游山玩水

李白《凤凰台》是不是今体诗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12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0:34
古人作今体诗,大部按正格,李白也是,如《渡荆门送别》,但也进行了一些粘对变化的尝试,“折腰体”就是之一(后人命名):前四句类永明体对式律,后四句归于粘式律。
    ——就是所谓的“律体变格”之一,与《沧浪诗话》说法:“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相吻合

近体诗的【换头】与【折腰】,按照【正格】、【变格】的说法也可以。如果,【换头】是【正步走】,【折腰】,则是【齐步走】。

永明体的律联,〇二〇〇五,〇七〇〇十。【二七】两字,可以是平仄,可以是仄平。还可以是上去、上入、去声、去入、入上、入去等。徐青的齐梁体(也即永明体)对式律,单指【二七】两字的【可以是平仄,可以是仄平】,并不包括【上去、上入、去声、去入、入上、入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1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0:34
古人作今体诗,大部按正格,李白也有,老杜最多。如《渡荆门送别》,但也进行了一些粘对变化的尝试 ...

同一个科举试题《亚父碎玉斗》,
裴次元 是【换头】近体诗
何儒亮 是【折腰】近体诗

点评

这两首虽然是应试诗,但分别押的是“对”、“沃”韵,一去一入,显然不要求“正步走”,也不要求“齐步走”,虽则杂有律句,实际是古风。可见是当时考官说了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0:55
同一个科举试题《亚父碎玉斗》,
裴次元 是【换头】近体诗
何儒亮 是【折腰】近体诗

这两首虽然是应试诗,但分别押的是“对”、“沃”韵,一去一入,显然不要求“正步走”,也不要求“齐步走”,虽则杂有律句,实际是古风。可见是当时考官说了算。

点评

此版难得有几个如游山玩水这样的明白人。相比之下,不少是混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20:07
何为古风?难道仄韵诗就是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2: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1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2:46
这两首虽然是应试诗,但分别押的是“对”、“沃”韵,一去一入,显然不要求“正步走”,也不要求“齐步走 ...

何为古风?难道仄韵诗就是古风?

点评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发表于 2016-9-12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12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2 13:16
三羊牌标准律诗
山东生三羊,泗水产雁疍。
摆在烂草岛,两月再去看。

搅局,也是无孔不入!

点评

并无恶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2:50
何为古风?难道仄韵诗就是古风?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点评

看到这句话俺就知道游玩的声律知识是读书读来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20:39
是否合律,不是有律句构成。应该是有律联构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9
不黏对的,即是折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12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5:31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

不黏对的,即是折腰!

点评

只折腰也不行,要看律句组合,否则古风与近体就搞混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5:36
不黏对的,即是折腰!


只折腰也不行,古风可以随便折腰,主要看律句组合,否则古风与近体就搞混淆了

点评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你不是有个前提吗? 平韵诗来说,,两个律联做成,就是近体诗。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8
发表于 2016-9-1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5:43
只折腰也不行,要看律句组合,否则古风与近体就搞混淆了

判断是否仄韵律,只看它是否由律句组成,还需要粘对,其他都可以归于古风。
你不是有个前提吗?

平韵诗来说,,两个律联做成,就是近体诗。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25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