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针叶林

决定诗歌音乐性的关键因素

[复制链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9-12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15:10
所引文看不出五言后三字都需按21停顿。

王力的说法,纯属胡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2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并不改 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王力在此表明是12就12,是21就21,应按语法结构,不能迁就三字尾的固定读法。

点评

五言诗句,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节奏理论)。 五言近体诗的节奏,是2——3节奏, 既不是2——12节奏,也不是2——21节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9-12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15:31
但并不改 变语法结构来迁就三字尾。//
王力在此表明是12就12,是21就21,应按语法结构,不能迁就三字尾的固 ...

五言诗句,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节奏理论)。

五言近体诗的节奏,是2——3节奏,
既不是2——12节奏,也不是2——21节奏

点评

这又是瞎说了,古人称221句式称解镫句,称21工句式为撷腰句,两对仗联不宜犯同类句式连用。不要把王力的鸡毛当今箭。二三是粗分,三再细分为二.一和一二两种,。这是入门知识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7:26
这个太绝对了,五言分两个节点,诵读起来仓促。如:细草/微风/岸,是不是就舒展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1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三五不论实是瞎说,没一个谱将第五字定为中。

中平仄仄平平仄,若第五字为仄,王力称之小拗句,而小拗句绝大多数是在下句要救的。杜甫五律102句小拗句,100句在下句救了的。
中仄平平平仄平,属两平夹一仄的拗句,只宜在上句为拗句或本句为孤平才来个拗救使用。非此不宜使用。
,其它两个句式将造成三平尾和三仄尾,更不宜不论。

点评

135不论,246分明。没有错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9-1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9-12 15:46
一三五不论实是瞎说,没一个谱将第五字定为中。

中平仄仄平平仄,若第五字为仄,王力称之小拗句,而小拗句 ...

135不论,246分明。没有错误。

点评

这是哄小学生的。  发表于 2016-9-12 1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9

回帖

3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8
发表于 2016-9-12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9-12 15:42
五言诗句,分为两句,上二下三(沈约节奏理论)。

五言近体诗的节奏,是2——3节奏,

这个太绝对了,五言分两个节点,诵读起来仓促。如:细草/微风/岸,是不是就舒展了?

点评

沈约的节奏理论,一点也不错! 细草——微风—岸 【草/微】之间停顿,大于【风/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5: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9-12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15:56 编辑
游山玩水 发表于 2016-9-12 15:48
这个太绝对了,五言分两个节点,诵读起来仓促。如:细草/微风/岸,是不是就舒展了? ...

沈约的节奏理论,一点也不错!

细草——微风—岸

【草/微】之间停顿,大于【风/岸】。同理:
举杯——邀—明月

【杯/邀】之间的停顿,要大于【邀/明】。

点评

有点意思了,所以分节点,要看词意,不能硬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6: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主题

4839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547
发表于 2016-9-12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9-12 16:01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9-12 15:54
王力 《诗词格律》关于三字尾节奏点移动的论述 :
      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 ...

王力如此说法,是胡来!因为【意义单位】和【声律单位】,二者都构不成语言节奏。一般说来,节奏可以用快节奏、慢节奏来表述。
【意义单位】和【声律单位】,或【意义】和【声律】,是不能用快慢来表述的!



王力 《诗词格律》关于三字尾节奏点移动的论述 :
      律句的节奏, 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
      意义单位 常常是和 声律单位 结合得很好的。--------------------------------------------------------------




点评

音节划分怎能如此机械?诗句是由同声双音节交替构成,中或尾添一单音节而也。如:平平/仄仄/平,及平平/平/仄仄。王力如此说等同无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12 17: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72

主题

6055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6952
 楼主| 发表于 2016-9-12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9 17: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