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明镜非台

【百家争鸣】第二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9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墨兰春 发表于 2014-9-9 13:43
【我是猹】
嘻嘻嘻嘻复嘻嘻,哈哈哈哈又哈哈。
是否多年总变态,人前人后更奇葩。

【七古——我是猹】作者:墨兰春 点评:一苇一苇

嘻嘻嘻嘻复嘻嘻,哈哈哈哈又哈哈。
是否多年总变态,人前人后更奇葩。——佯狂状,自嘲以避人之嘲


说是寻常颜色老,不如相伴看春华。
呵呵呵呵忽缄默,天涯何处是我家。——身无伴、心无家。“呵呵”状很生动



我家依偎蝶戏谷,我家到处梅兰花。——梦中的精神家园
可惜孑然偷滴泪,一片月光我是猹。——哪里是猹的家?还是只偷泪的猹

叉下逃生疾身去,塞外寒风遍胡笳。
淹滞半生归不得,周遭嘹唳只昏鸦。——这獾还挺能跑。。。{:soso_e120:}


笑笑潇潇夜雨下,此间狼狈何以加。
洗净刺头天欲晓,知道我在等你吗?——“刺头”洗是洗不净的,得剔,你愿意么?



一苇胡言:
诚如小月所言,小墨此作洒脱有余而精致不足,太过随意。在情感的表达上,过于追求自我的感受而忽略了承接与顺畅。“我是猹”的比喻新颖奇特,其实可以再深挖一下,把主题突出出来。
结句给自己以希望与努力的方向,只是,所有的人想要的东西,都不能是等来的,得是追来的抓来的,总之得是主动出击才成的!与小墨共勉!






点评

确实 很多都需要人生的慢慢磨砺 但都不会注定那么容易的 我写诗词从来都是随兴而来尽兴而去 哈哈 雕琢方面确实欠缺 加油吧 谢谢一苇姐的精彩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0 08:54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发表于 2014-9-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苇一苇 于 2014-9-9 23:13 编辑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9-9 22:47
所以说吧,你就是喜欢把事情说明白,我就是不太喜欢说明白,半藏半露。个人风格问题。 ...

混乱与含蓄是两回事。。。不说明白跟说得不明白也是两回事——你不说明白可以,但要让人能看明白才成。不然就不是含蓄而是失败!
你这个,我不敢说别人都看不明白,但要想看明白,得仔细的一句一句的分析哪句是说谁的。。。除了我,谁有功夫这样看你的东西啊?——更何况看了也不一定能看明白:Z

点评

海天老师看懂了,并作了部分修改,也许有些人看不懂,但最主要的,是我作品本身是否合理,逻辑上是否说得通,若说得通,那么可不管别人究竟是否用心看或者看不看得懂,不认真看是别人的事,但我自己作品有硬伤却是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9 23:20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明镜非台 于 2014-9-9 23:18 编辑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9 22:35
憶瑤姬——玉蟾怨

广殿宫寒。正翔风舞雪。妒凤羞鸾。——广殿宫寒。正翔风舞镜,慕凤期鸾。

我用词句的风格至少在这篇上与你大相径庭。

憶瑤姬——玉蟾怨

广殿宫寒。正翔风舞雪。妒凤羞鸾。——广殿宫寒。正翔风舞镜,慕凤期鸾。 ——这里略主语,正字前面略嫦娥,表现其驾驭风,雪中舞的曼妙场景,并描绘嫦娥美丽的舞姿“使凤妒,使鸾羞”
树轮盈复缺。盼斫开玉桂。功满升仙。——那吴刚伐桂,盼斫平神树,功满离仙。——吴刚砍不断桂树,用树轮表现,砍缺了又盈,这里盼字前面同样略主语吴刚。传说砍断了桂树他才能位列仙班,所以升仙没错,不是离仙。
霓裳未暖。钝斧还凉。哪堪人月圆。——霓裳未暖,钝斧犹凉,羡煞人月圆。——你那“犹”字比“还”字好,这么嘴边的字,我居然没想到,该打。而这句,还没到他们真正动心的时候,哪堪表现的是他们在看到别人人月圆时的心境,更增加悲感,你那么一改,就给弄明了,俺喜欢反复缠绵,不喜欢一语点破,这也是咱俩的区别。
悔去朝、瑶境飞琼下。罔顾婵娟 。——辜负咱、瑶境飞琼处,瘦影婵娟。——“咱”字这类的近代或现代口语,我是最不喜欢用的,写曲子我可能会用,写词我追求语境,排斥用这种类型的字。飞琼代雪,或白色落花,因此飞琼下比飞琼处准确。

怎怨那、淡薄心眸。算频频暗觑。脉脉相瞒。——且抬起、淡薄心眸,莫频频暗觑、脉脉相瞒。——盈盈一水间,脉脉两不语,这是中国古典爱情的特点,跨过小溪去一把抱住姑娘问一声“你稀罕我不”那是现代人及老外的爱情方式,俺喜欢含蓄,并追求纯复古,还是那句话,不点明。
华年空自叹。細忖寻缘故。对影相怜 。——何须空自叹,剩冷清光里,对影相怜——这句不说了,剩字句不是领子格。原理还是上一句的含蓄原理。
千旬守节。百载求真。断肠飘渺间。——为谁守节,因甚求真,锁心千百年。——这里我想体现的,是“被迫”,你想体现的,是“主动”,有个态度问题,我表示的是无可奈何,你表示的是打破传统。
劝一声、情重何嫌镜半残。——抱一抱,拼作月儿各半边。——你那抱一抱,更是曲子的风格,俺不会用那么白的句子,也不会在这里让他们有肉体接触。床第之间的缠绵,由读者自己去想,俺不作现场直播{:soso_e120:}

你作品的风格,偏直白,而我的风格,偏含蓄,你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是抵死缠绵,终不一语道破。
但有一点,我必须依靠你,就是你的逻辑,这比我强,我重构境,在追求极致完美的同时,往往忽视逻辑,这也恰是渴望你给我做补充的重要环节。
总之,谢谢你,真心的。


点评

哇 这得改了多少遍了啊 看看还有木有你写的句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0 08:56
另外你跟我说客气话的时候总让我心里发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9 23:20
我只是让你的嫦娥把话说明白点,然后他们俩爱干嘛干嘛去。。。 确实我是给你往曲风上改的,矫枉必须过正,不然哪里看得出来改? 另外关于吴刚伐桂的段子,你听的版本已经OUT啦。。。真实是他老婆与炎帝的孙子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9 23:18
发表于 2014-9-9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9-9 23:13
我用词句的风格至少在这篇上与你大相径庭。

憶瑤姬——玉蟾怨

我只是让你的嫦娥把话说明白点,然后他们俩爱干嘛干嘛去。。。:P

确实我是给你往曲风上改的,矫枉必须过正,不然哪里看得出来改?

另外关于吴刚伐桂的段子,你听的版本已经OUT啦。。。真实是他老婆与炎帝的孙子有一腿,他一怒把炎孙给做掉了,然后炎帝罚他来月亮上砍树(以权谋私遍布天地之间)——说的是他什么时候把树砍倒,什么时候可以离开月亮回家!

点评

你说的那个版本,是山海经里的吴权版本,那是缪传,吴刚版本是唐代才有的,和那个是两码事。唐明皇游月宫的时候,都没游出个吴刚来,你说都啥时候了。 吴权,古文献所载人物。 《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孙伯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9 23:25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发表于 2014-9-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9-9 23:13
我用词句的风格至少在这篇上与你大相径庭。

憶瑤姬——玉蟾怨

:d另外你跟我说客气话的时候总让我心里发毛。。。

点评

有啥发毛的,我说的是真心话,没其他意思哈,你别想歪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9 23:22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9 23:09
混乱与含蓄是两回事。。。不说明白跟说得不明白也是两回事——你不说明白可以,但要让人能看明白才成。不 ...

海天老师看懂了,并作了部分修改,也许有些人看不懂,但最主要的,是我作品本身是否合理,逻辑上是否说得通,若说得通,那么可不管别人究竟是否用心看或者看不看得懂,不认真看是别人的事,但我自己作品有硬伤却是我的事。
我写作品不是学白居易非得让老奶奶看懂,只供部分人欣赏,也不是不可以。
其实还是那个问题,能否自圆其说,自身能否不出纰漏,如果能,则心满意足。

点评

对的,这也是我一贯的观点:你的逻辑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把这上逻辑编圆了没有!你的作品以拟古为主,既是“拟”便不是真的,如同演员演戏一般——但你得演得真、演得像,最好能演得别人信以为真便是最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9 23:33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9 23:20
另外你跟我说客气话的时候总让我心里发毛。。。

有啥发毛的,我说的是真心话,没其他意思哈,你别想歪了:D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9 23:18
我只是让你的嫦娥把话说明白点,然后他们俩爱干嘛干嘛去。。。

确实我是给你往曲风上改的,矫枉必须过 ...

你说的那个版本,是山海经里的吴权版本,那是缪传,吴刚版本是唐代才有的,和那个是两码事。唐明皇游月宫的时候,都没游出个吴刚来,你说都啥时候了。

吴权,古文献所载人物。
《山海经·海内经》云: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
译:炎帝的孙子叫伯陵,伯陵跟吴权的妻子阿女缘妇私通,阿女缘妇怀孕三年,生下了鼓、延、殳三个儿子。殳发明了箭靶,鼓和延发明了乐器钟,并制作了乐曲。

注意,网上有人将吴权与吴刚联系在一起,这是牵强附会的。吴刚伐桂是唐代兴起的神话传说,而吴权则见载于《山海经》,两者显然无关。
发表于 2014-9-9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苇一苇 于 2014-9-9 23:34 编辑
妙则居士 发表于 2014-9-9 14:55
再次求砸。
窗前满月花斜影,酒醉思亲泪滴杯。尝尽孤寒风雨夜,梦萦欢聚乐家回。七绝.中秋节(回文诗)回家 ...

《七绝.中秋节(回文诗)》作者:妙则居士 点评:一苇一苇


窗前满月花斜影,酒醉思亲泪滴杯。
尝尽孤寒风雨夜,梦萦欢聚乐家回。——这么读大体是顺的,“梦萦”句略欠流畅。

回家乐聚欢萦梦,夜雨风寒孤尽尝。
杯滴泪亲思醉酒,影斜花月满前窗。——第三句不通了,还要再动动。



一苇胡言:
这种回文诗要大量利用多义字、多音字来穿插安排,利用同一个字不同读音的情况来协调平仄,利用同一个字不同词性、不同意思的情况来安排语意,使得正读倒读都能达到音律的和谐、语意的流畅。
这个很难玩,师兄有兴趣可以玩玩,但不必拘泥于此,毕竟是文字游戏。

点评

谢谢一苇师妹点评!!!复制了,复制非常困难,分六次复制了。以前在风雅就是因为复制困难,我就没有复制,可惜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0 08:33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发表于 2014-9-9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9-9 23:20
海天老师看懂了,并作了部分修改,也许有些人看不懂,但最主要的,是我作品本身是否合理,逻辑上是否说得 ...

对的,这也是我一贯的观点:你的逻辑正确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把这上逻辑编圆了没有!你的作品以拟古为主,既是“拟”便不是真的,如同演员演戏一般——但你得演得真、演得像,最好能演得别人信以为真便是最高境界。

总之原来的逻辑你再理理吧,我还有一个七律。。。

点评

你改后的作品,逻辑上肯定是顺了,只是我觉得就整体词风来说,已经失去了那种优雅感 比如说一个大家闺秀,笑不露齿,言轻语细,举手抬足之间,均透露出一种风范,这首还不是宫词,若是宫词,我更强调这些。 而改完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9 23:46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02: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