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明镜非台

【百家争鸣】第二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9-29 12:32
那个挥斝,原想改的,弄个指天骂地,声诉寰宇啥的,不过想想,事情不大,把阵仗弄那么大,就像你说的,不 ...

就当是你不高兴了把杯子扔了的动作吧,灌注了内力,所以袖子震天裂地的。。。{:soso_e120:}

点评

原就有飞觞走斝的用法,这里的挥斝,可解为敬天地之类的动作,或是怒极向天泼杯酒,把天泼穿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29 16:02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9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29 15:50
就当是你不高兴了把杯子扔了的动作吧,灌注了内力,所以袖子震天裂地的。。。 ...

原就有飞觞走斝的用法,这里的挥斝,可解为敬天地之类的动作,或是怒极向天泼杯酒,把天泼穿了:P。

点评

好厉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00:22

4

主题

162

回帖

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9
发表于 2014-9-29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一苇一苇 于 2014-9-30 00:23 编辑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28 09:24
那么想必“伥伥”之意则是一个高子比较高的(长的)人?

“今之言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大言以相胜,使学者伥伥然,亦入于迷妄。” 我的名字出自这里 【桯史 禅门六偈】  

取“茫然”的意思!

点评

冒昧替您加了标点,看得舒服点。谢谢告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00:24

18

主题

71

回帖

5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2
发表于 2014-9-2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英台近·秋怀

到吴中,见旧地,一路西风紧。江水悠悠,又把秋流尽。斜径苔老凉飘?小庭深处,是谁在、把眸子搵。    更休问,几番都是空空,消磨情怎忍。仿佛飞蓬,知否个中闷。是他秋带愁来,乃今归去,只留下、苍山如混。

点评

【祝英台近——秋怀】作者:了然于心 点评:一苇一苇 到吴中,见旧地,一路西风紧。——到与见,勾勒出路程,“一西”承得自然。 江水悠悠,又把秋流尽。——“把秋流尽”,好句! 斜径苔老凉飘?小庭深处,是谁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01:47
发表于 2014-9-30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镜非台 发表于 2014-9-29 16:02
原就有飞觞走斝的用法,这里的挥斝,可解为敬天地之类的动作,或是怒极向天泼杯酒,把天泼穿了。 ...

:d好厉害。。。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发表于 2014-9-30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者伥伥 发表于 2014-9-29 16:11
“今之言禅者,好为隐语以相迷、大言以相胜,使学者伥伥然,亦入于迷妄。” 我的名字出自这里 【桯史 禅门 ...

冒昧替您加了标点,看得舒服点。谢谢告知!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发表于 2014-9-30 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于心 发表于 2014-9-29 16:38
祝英台近·秋怀

到吴中,见旧地,一路西风紧。江水悠悠,又把秋流尽。斜径苔老凉飘?小庭深处,是谁在、把 ...

【祝英台近——秋怀】作者:了然于心 点评:一苇一苇

到吴中,见旧地,一路西风紧。——到与见,勾勒出路程,“一西”承得自然。

江水悠悠,又把秋流尽。——“把秋流尽”,好句!
斜径苔老凉飘?小庭深处,是谁在、把眸子搵。——“斜径苔老凉飘”连着三个词组,画出一幅秋景。但为什么是问号?“凉飘”有点生造。结句的“把眸子揾”别扭。一来这里四字句收尾绝少有121的结构,而且“把”太口语化;二来“揾”是擦的意思,可以“揾泪”,有“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之句,擦眼泪是正常的,您这里要“擦眸子”,至少有点生涩。这句建议再斟酌一下,韵脚都不用换的。


更休问,几番都是空空,消磨情怎忍。——上结问是谁在擦眼睛,下片起句说“更休问”,接得圆融。
仿佛飞蓬,知否个中闷。——“个中闷”是比较典型的散曲语言。
是他秋带愁来,乃今归去,——化用稼轩句,巧!
只留下、苍山如混。——“混”字为“混沌”、“混合”之意,动词。“苍山如混”有些费解。看意思也许是想用其平声的诗意意思,表示苍山处于迷蒙之中。。。


一苇胡言:
【祝英台近】是个忧伤的谱子,龙榆生先生的有关解说如下:


【祝英台近、祝英台令、月底修箫谱】


又名《月底修箫谱》。始见《东坡乐府》。高栻词入“越调”,殆是以来民间流传歌曲。毛先舒《填词名解》卷二引《宁波府志》:“东晋梁山伯祝英台尝同学,先归,后访之,乃知为女,欲娶之,然已先许氏之子。忽忽成疾,后为令,且死,遗言葬清道山下。明年,氏,过其地而风涛大作,舟不能进。乃造冢,哭之哀恸。其地忽裂,投而死之。今中有花蝴蝶,盖橘蠹所化,童儿亦呼梁山伯祝英台云。”此调宛转凄抑,犹可想见旧曲遗音。七十七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忌用入声部韵


了然先生此作系接龙作品,在短时间内用别人给定的首句创作这么个中调,情绪基调皆有可观者,殊为不易!
作品因地而思,因思生情,因情生愁,缠绵悱恻,哀婉动人。不足之处嘛自然要提:
1、有重字:秋,把,特别是“秋怀”为题,作中两现“秋”字显得宕不开;
2、语言风格文白夹杂,略见凌乱,能统一最好。
3、个别字词略见生涩,可以再弄得圆融些。
一苇浅见,了然先生一笑!

点评

这里诗伯词宗云集,小可一时乱涂,一苇君不以浅易轻之,漏夜点评,了然感动于心,奉茶 夸奖了然的,了然就别提啦。就对一苇君提出的意见回答一下。 凉飘:见于《兰皋明词汇选》,不是了然生造。 把眸子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08:07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18

主题

71

回帖

5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2
发表于 2014-9-30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苇一苇 发表于 2014-9-30 01:47
【祝英台近——秋怀】作者:了然于心 点评:一苇一苇

到吴中,见旧地,一路西风紧。——到与见,勾勒出 ...

这里诗伯词宗云集,小可一时乱涂,一苇君不以浅易轻之,漏夜点评,了然感动于心,奉茶:coffee
夸奖了然的,了然就别提啦。就对一苇君提出的意见回答一下。

凉飘;《兰皋明词汇选》中有用,不是了然生造。
把眸子揾:就是借的“漫揾英雄泪”意,是对自己无用于世,行将老于牖下的伤心,可能是了然笔力不够,没有处理好吧。
秋字重,这种例子,就不用多举了,举了,万一有人又说古人达到了那个高度可以的,言下之意,哈哈。了然只是认为,复字自有复字的妙处。
词本来是没用题目的,后人喜欢加个题目,等而下者,还要附上一大段解释,了然觉得这种“词不达,话来说”的方法其实很笨。
混,取的是他的“乱”的意思,借此来说了然的心情。可能也跟那个“搵”一样,没有处理好,问题可能在“如”字用的不好,希望一苇君赐字。
至于韵方面,了然还要向各位词宗好好学习。

点评

您看“苍山如鬓”作结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10:34
呵呵,因为今天要回徐州了,接着假期可能不一定有时间保证,所以您的大作还是要先评了再睡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09:52

18

主题

71

回帖

56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62
发表于 2014-9-3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了然于心 于 2014-9-30 10:08 编辑

借韵呻吟

一担行囊万里身,苍茫四顾与谁亲。
经多白眼生成恨,徒劳青丝染到新。
鸡肋何堪以白粥,客魂无定久迷津。
江湖落叶萧萧晚,总是西风会误人。

点评

《七律——借韵呻吟》作者:了然于心 点评:一苇一苇 一担行囊万里身,苍茫四顾与谁亲。——“一担行囊”让我想起【倾杯玉芙蓉】那句“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了 经多白眼生成恨,徒劳青丝染到新。——“染到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11:27
发表于 2014-9-3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了然于心 发表于 2014-9-30 08:07
这里诗伯词宗云集,小可一时乱涂,一苇君不以浅易轻之,漏夜点评,了然感动于心,奉茶
夸奖了然的 ...

呵呵,因为今天要回徐州了,接着假期可能不一定有时间保证,所以您的大作还是要先评了再睡觉:P

点评

母女团圆。 祝节日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11:19
大作不敢当啊,了然就是涂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30 10:10
经斧刻,历沙埋,扶冰踏浪展襟怀。何须人悦铮铮骨,且自临波顾影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