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 本帖最后由 凌华光 于 2013-12-4 09:11 编辑 [/i]
[size=6][fly][size=6]读<<倡议>>,管窥工作与诸议有所思[/size][/fly][/size]
.楼上说到紫荆风致等站,其实它与<<凤凰诗社>>(香港)湘比,发稿量、点击量、小。本网才开头,也算不错。只是版块太分散了,有点看不出来,将来发展前途很大。凭特殊地位可以超越各省市网站。刚才看了唐大进会长,游畅,洛溪游子,山林......等先生的帖子,激起我许多思考。他们从不同角度都谈了值得重视得很有价值的事,很有利于工作。其余人名就不一一说了。[color=darkgreen][b]现在面临迅速发展机遇。怎样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版主团队和网民想法有相同和不同的要求。肯定有一个相互磨合、相互认识、相互欣赏、相互承认的问题。很复杂。
[/b][/color][color=red] 版主最大魅力是什么?值得[color=red]研究[/color][/color]。[color=darkgreen]可能在于是否具有强的鉴赏力,是否能及时区分网上作品的优劣,并有所回应[/color]。其次是自已的作品表珑得如何。强的鉴赏力表现在品评、点评上,表现在发表感言上(感言可比品评简约)。如把堆砌词藻的平庸之作哄抬为精品,反过来就意味着把好的较好的作品视为次品,因他的是非观是分不清档次的。其次的重点是能在一片赞歌中看到作品之不足,能在大家都谟然的作品中看到长处,能在大家莫衷一是时发表独立、独到的见解,不管对新生对熟人都一视同仁。要有全局观念,也要有使命感、理智感。使骄傲者冷静,使无人理会者感到一丝温暖,就能使人有收获,只空洞地说二句礼貌话连自已的感受都不具体吐出一点,那还有什么不同于一般会员的地方呢?会写不一定会评,要每个版主善于评就不大现实,降低一格还可行,可一般"评",谈读后感。如像您说"好"时,说说您觉得什么地方好,具体地说。回答作者的关切总可以吧,我还认为做好以上工作,好像比版主自己写一首一般作品,就以主贴形式动员大家来"和",也像比自已一次去发二十首、十首作品,更有工作意义,也将更符合许多人的期待。对立统一规律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不要绕道走,正常争论,,有重要意义的争论(恶意的"争论"除外),对勤于探索的人,乃至对多数人是兴奋剂,对少数人是伤心药。中国人爱围观、爱热闹。外国人可能也是。版主团队及骨干成员[color=red]要经受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锻炼(无原则的批评不在此例。有主题的讨论,辩论,这可激活思维,提高认识,增加人气。文艺批评切忌吹毛求痴.应帮助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完善作品,坚持正确的方向.[/color][color=black]工作方式方法也值得研究。要引导成员的创作[color=darkgreen]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color]。出题目时[/color]不要引导大家去考古、掘古,这种倾向已存在。似乎欲把团队,变成考古队、掘古队、变成红楼梦的诗社。热衷于在考古中找题材找灵感,难道说,除了考古难道不可考今,考古又考今,才好。[color=red] [/color]
[color=red] 怎样做广泛受关注的会员,亦值得研究[/color],[color=red]自已用作品说话是最主要的,亦要有耐心[/color]。如果自已急需版主关心,那自已也应想想关心版主。不能只希望版主评自已,而自已从不评版主作品。如果急需其他会员关心,自已亦应去关心其他会员作品。主动一点。关心是相互感染的相互促进的。会员与会员间的互评更重要。[color=red]如只等版主品评,版主岂不累死[/color],要不,只好放水。写作品是写给大家看,包括版主,但版主只是读者群之中的少数人。
[color=red] 怎样广泛汇聚人气?[/color][color=black]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民主意识,经受得住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洗礼外,还要进一步开展群众性"练兵"。[/color][color=black]毛译东说过:"练兵的方法是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color]我看这一条很适用。,会员互相议互相评互相砌磋,应成风气。也容许批评和反批评,通过辩论以明是非、善恶、美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兵议兵,天地广阔。[color=darkgreen]一个从不点评(包括发零星感想在内)他人作品的作者,何必过多地奢望别人为您做好多事呢。别人自愿评,那是[/color][color=black]另一回事,那是别人高[/color]风格、也是履行责任。与自已单方面的要求不能相提并论。
[color=black] 要适当关心时政、现代社会科学的学习,古代知识分子是有这个优良传统的[/color][color=red]。[/color]有些人关心时事政治及现代科学。有些人则不关心,可能还有这种幼稚病即一听"政治"就反感。其实政治是中性词,好像孙中山说过它是管理众人之事."好不好"要看其内容.有的版块,在前一时段,翻查其飘红、推精的记录,一个月很难找到有现实重要意义的作品,看重娱乐性无可厚非但须防止过头.,进而可判断版主其辩别是非的能力如何?古代许多大诗人都关心着天下大事的、关心着意识形态,关心社会科学,集中表现是学儒学,可以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浸透儒生思想,是读书人最高人生追求。很多优秀诗人都做到了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当今社会,儒学巳被更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取代了。外国无儒学。[color=darkgreen]如[/color][color=#006400]果拒绝学新东西、[/color][color=darkgreen]不学现代社会科学,甚至毫不关心现代政治生活时事新闻,真正说来,其写作的东西,可能难有现代人文的灵魂或时代气息啊。[/color]现实中是非、形势、光明、曲折、风险、机遇,都或强或弱,或多或少制约着自已的灵感、兴趣、感情、视野、心胸和发展方向。要发展自已的才华,就要愉快地学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
[color=red]艺术评议,从总体上(不是说每首)看,应有一定的方向、原则。不能随心所欲无思路。[/color][color=black][b]"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促进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共同的精神追求"(胡锦涛讲话),是团队骨干的光荣责任,可否作为指导原则?昭示光明,凝聚力量,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是先进诗人所为。
[/b][/color][color=red] 版块是否有必要像现在那样分得那么细?[/color]换言之,有些版块是否可合并,有些团队是否可合并?似试半年,再研究也值得。
[color=#8b0000][size=2]<<[b]关于诗友之间深化交流探讨的倡仪>>发得很及时,前面的讨论亦很热烈,读后很受启发,收益很大。[/b][/size][/color][color=darkred]
[/color][size=2] 本人主要是发点空言罢了,个人实践能力是远不足的。深化交流,要靠大家共同奋斗..以上都是个人见解。共勉并供参考。[/size]
[size=4][color=black][b](2013.9.4.晨发,发后个别句子略为删、添。)
[/b][/color][/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