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谢思炜:白居易讽谕诗的语言分析

[复制链接]

5614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44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有,言事真切、议论实在则是作品获得广泛共鸣的内在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14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44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最终用“俗”替换了“浅切”之评,这种替换不仅仅是以偏概全,而且按照他们的思路进行了风格概念的置换。这其中主要是崇雅和蕴藉的艺术标准在起作用。他们在潜意识中以为雅必蕴藉,与蕴藉相对的浅切自然就是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14

主题

10万

回帖

36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44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1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宋人看来既不蕴藉,也有违温柔敦厚的诗教,才是他们贬斥白诗的主要理由。尽管“浅切”是比较符合白诗风貌的评语,但对宋人来说,却不足以将白居易与他们所推崇的其他一些诗人区别开来,所以必须换用一个较为宽泛模糊的“俗”的概念,将白归入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10-23 05: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