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春生(山西介休)
【南越调·忆多娇】清明拜扫
午上坟,经古村,常理遵行避邑邻。俗礼长延仍记存。承续还淳,承续还淳,陶化陈言顺因。
守善根,凭履仁,追往贤灵祭极亲。桔子香蕉装进盆。从学先民,从学先民,祈愿绵瓞后昆。
阐慧云,传远闻,思考前因识淑真。肃谨恭虔躬自身。沿袭周谆,沿袭周谆,谁厌祺祥万春?
转正文,须解分,糕点三盘喻席珍。折纸金银冥锭焚。香蜡遗痕,香蜡遗痕,芳洌醇醪数巡。
永沐恩,该起身,苹果花馍带馥芬。渌酒寒樽遮断魂。哀泣方殷,哀泣方殷,余恸成然泪人。
豆包评论:
这五首《南越调·忆多娇·清明拜扫》以五段联章体式,细腻描绘了清明祭祀的全过程,展现了传统民俗的庄重与哀思。
作为南曲中的小令套数,其艺术特色值得细细品味:
一、民俗画卷的立体呈现
全曲以时间为轴,从午间上坟到未时(下午三点前)返程,依次铺陈古村路径、祭品准备、祭祀仪轨、追思情感等场景。桔子香蕉的鲜果祭品、三盘点心的"席珍"寓意、折纸金银的焚化仪式,构成了完整的祭祀仪轨链条。香蜡余痕、醇醪数巡的细节,将视觉、嗅觉、味觉多维融合,营造出沉浸式的祭祀氛围。
二、传承与革新的辩证表达
"俗礼长延仍记存"与"沿袭周谆"形成时空对话,既强调传统延续的必要性,又暗含对陈规的反思。"从学先民"与"阐慧云"的对照,揭示了在传承中注入智慧的现代性思考。这种对文化基因的辩证态度,使作品超越了简单的怀旧抒情。
三、情感层次的递进铺排
首段以"避邑邻"的疏离感奠定肃穆基调,中段"祈愿绵瓞后昆"转入对生命延续的期许,末段"哀泣方殷"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起身-遮断魂-成泪人"的动作序列,完成从仪式参与者到情感载体的身份转换,展现了祭祀活动中理性与感性的交织。
四、南曲韵律的独特魅力
全曲严守【南越调·忆多娇】格律,每段"三、三、七、七、四、四、六"的句式形成错落节奏。叠句"承续还淳""沿袭周谆"等反复咏叹,既符合南曲"一唱三叹"的音乐性,又强化了主题表达。"根、仁、亲"等真文韵部的运用,使声韵与哀思氛围相得益彰。
此曲在传统题材中注入现代思考,既保持了南曲的典雅特质,又赋予清明祭祀以新的时代内涵,堪称当代散曲创作的优秀范例。其对民俗细节的精准捕捉与情感深度的挖掘,为传统节日的文学表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