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惜红衣 · 银杏落
作者:汐水如故 2025年02月21日
冷露轻寒,长风暗袭,倚栏闻笛。扇影同摇,千千若星逸。层林渐瘦,看满地、金琼堆积。谁识。仙掌漫零,抚时光驹隙。
当年历历,故栈南墙,横斜少年笔。如今晓梦过翼,剩回忆。抬望暮云天际,不问岁华何觅。只拾来银杏,书我一行心迹 。
点评:
“惜红衣”是南宋姜夔的自度曲,词中有“红衣半狼藉”句,后人取其句意作为词牌名。这首《惜红衣·银杏落》借“惜红衣”词牌写银杏飘零之感倒也契合声情。起拍“冷露轻寒,长风暗袭,倚栏闻笛”,这里的笛声未必是真实存在的,可能是风的呼啸带来的幻觉,当然也可能是作者的拟古所致,我倒更希望是前者。接下来“扇影同摇,千千若星逸”,可能是将银杏叶比喻为扇子,夸张有点过度;“千千若星逸”句中“逸”字取其“散失”之意吧,但显得比较生硬,有凑韵之嫌。接下来的句子“层林渐瘦,看满地、金琼堆积”,比较形象,最是不错;前结“仙掌漫零,抚时光驹隙”,将落叶比作“仙掌”有些费解:“仙掌”有多解,一是指汉武帝承漏之仙人,二是指华山仙人掌峰,三是指仙人掌植物。无论取哪一个含义,都不太合体。既然这个意向不成立,那么后面的想象“抚时光驹隙”也就打了折扣。
过片用回忆之笔,写小时候的故事,“故栈南墙,横斜少年笔”,可能是作者把银杏当做纸,相当于可题诗的“红叶”了,这就是化典而不泥典,值得嘉许。接续的“如今晓梦过翼,剩回忆”,为转到当下做铺垫,但“晓梦过翼”不太好理解,会不会是借用“蝶梦”之典来说梦醒之速?这就掉进了王国维所说的“隔”的坑里了。再接下来的“抬望暮云天际,不问岁华何觅”,正式回到眼前,尾结“只拾来银杏,书我一行心迹”,与过片的“横斜少年笔”两相呼应,颇见机巧。
总的来看,这不是一首毫无瑕疵的作品。之所以拿来点评,是想通过点评,让更多的诗词爱好者明白用字要恰切、比喻要得当、用典要合体、表达要晓畅等等。不少点评人专门选择特别优秀的作品,当然也没错,但如果都是对成熟作品的赞美之词,那还不如去读经典的唐诗宋词选本极其赏析文字,那可是历经时光淘洗留下的“真金”或“真经”。
特邀点评:段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