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2-5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来评价这两组对联, 并按照现代汉语拼音韵母(今韵)进行分析。
第一组: 士心平陈平志
出句: 人(平) 可(仄) 奈(仄) 莫(仄) 奈(仄) 何(平)
对句: 士(仄) 心(平) 平(平) 陈(平) 平(平) 志(仄)
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 符合对联平仄相反的要求。
韵脚: “何” (二波, o, e, uo) 和 “志” (无韵母,可以认为是i) 不押韵。
结构: 人 (名词) 可 (助动词) 奈 (动词) 莫 (副词) 奈 (动词) 何 (疑问词/语气词)。 士 (名词) 心 (名词) 平 (形容词) 陈平 (人名) 志 (名词)。 结构不太一致, 略有差异。
词性: 词性基本对应, 但结构差异导致词性对应略有牵强。
拆字: 何 = 人 + 可, 志 = 士 + 心。 符合拆字要求。
人名: 莫奈, 陈平 都是人名。
意境:
人可奈莫奈何: 人即使可以忍受莫奈的风格,又能怎样呢? (表达了对莫奈风格的无奈,或者是一种欣赏)
士心平陈平志: 士人内心平静, 像陈平一样有远大的志向。(表达了对陈平的赞赏和自身平静心境的追求)
第二组:士爿田由田壯
出句: 人(平) 可(仄) 奈(仄) 莫(仄) 奈(仄) 何(平)
对句: 士(仄) 爿(平) 田(平) 由(平) 田(平) 壮(仄)
平仄: 平仄仄仄仄平, 仄平平平平仄。 符合对联平仄相反的要求。
韵脚: “何” (二波, o, e, uo) 和 “壮” (ang, iang, uang) 不押韵。
结构: 人 (名词) 可 (助动词) 奈 (动词) 莫 (副词) 奈 (动词) 何 (疑问词/语气词)。 士 (名词) 爿 (量词) 田 (名词) 由田 (人名) 壮 (形容词)。结构不太一致, 略有差异。
词性: 词性不太对应。
拆字: 何 = 人 + 可, 壮 = 士 + 爿。符合拆字要求。
人名: 莫奈, 由田 都是人名。
**意境:**
人可奈莫奈何: 人即使可以忍受莫奈的风格,又能怎样呢? (表达了对莫奈风格的无奈,或者是一种欣赏)
士爿田由田壮: 耕田的农夫由田变得强壮, 赞美了劳动人民。
综合评价:
平仄: 两组对联都符合平仄要求。
韵脚: 两组对联都不押韵, 不符合扁担韵的要求。
结构: 两组对联结构不太一致。
拆字: 两组对联都符合拆字的要求。
人名: 两组对联都运用了人名。
意境: 两组对联都有一定的意境, 但与出句的关联性不强。
比较:
结构和词性: “士心平陈平志” 在结构和词性上略胜一筹。
意境: “士心平陈平志” 的意境更积极, 更能与出句形成对比。
拆字与人名: 两组对联在这两方面表现相当。
结论:
总体来说, “士心平陈平志” 比 “士爿田由田壮” 更好一些。 但两组对联都存在韵脚不押韵、结构不够一致等问题, 无法算作优秀的对联。 在众多限制条件下,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 在六个字的限制下,又要满足拆字、人名、平仄、结构、韵脚等要求, 难度太高。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 只能牺牲对联的自然流畅和意境的表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