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向阳谷穗 于 2025-1-2 09:42 编辑
涂润根 〔越调•寨儿令〕看芦苇有思 摆渚沙,吐霜花,风吹叶黄辞艳华,欸乃渔家,雁啸山峡,思绪寄天涯。芦荻汀上听蛙,芦荻荡里捞虾。儿时裁岁月,老至赋烟霞。家,聚后话桑麻。
解析: 这首曲词描绘了一系列富有诗意和情感的画面与情境,内涵丰富。词句间通过对秋景如渚沙、霜花、黄叶等的描写,勾勒出一幅萧索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欸乃渔家,雁啸山峡”增添了动态与声响之感。“思绪寄天涯”则将情感从眼前之景宕开。下阕回忆儿时在芦荻间的欢乐趣事,与老年的赋闲形成对比,最后“家,聚后话桑麻”回归到对家的眷恋与对平凡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一种历经岁月后的淡然与对家庭温情的珍视。 上阕中,“摆渚沙,吐霜花,风吹叶黄辞艳华”,通过渚沙、霜花、黄叶等意象,勾勒出一幅深秋萧瑟的景象,展现出时光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淡淡惆怅。“欸乃渔家,雁啸山峡,思绪寄天涯”,描绘了渔家生活与大雁在山峡间鸣叫的画面,“欸乃”声给画面增添了灵动与生活气息,而雁鸣往往引发思乡或对远方的思绪,作者的思绪也随之飘向天涯,暗示出内心的漂泊感或对远方的牵挂与遐想。
下阕“芦荻汀上听蛙,芦荻荡里捞虾。儿时裁岁月,老至赋烟霞”,前两句回忆芦荻丛中儿时听蛙、捞虾的欢乐场景,那是一段纯真质朴的时光。“儿时裁岁月”形象地表达了对儿时美好时光的精心剪裁与珍藏,而“老至赋烟霞”则体现出随着年龄增长,以诗词歌赋等方式来抒发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末句“家,聚后话桑麻”,回归到家庭主题,“聚后话桑麻”描绘了亲人团聚后谈论农事家常的温馨画面,体现出家庭的温暖、亲情的珍贵以及对平淡而真实的家庭生活的眷恋,与前面的种种思绪和回忆相融合,表达出在经历人生种种后对家庭港湾的珍视与归属感。 整体词在自然景象、生活回忆与情感抒发中,传达出对时光、远方、家庭等多方面的深刻感悟与复杂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