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杜甫七绝的“别趣”和“异径”

[复制链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表达的主要是繁盛不久的隐忧,那么《漫兴九首》的后五首则是在春天渐过,夏季将至的时序变换中写出了春光无法挽留的怨怅。如其五斥责柳絮桃花太颠狂轻薄,只会随风逐流,其实是叹息春天不能持久,令诗人为之肠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一是前人批评杜甫有些七绝用语粗朴,不同于盛唐的优雅。笔者以为这看似“异径”,其实是追溯到了该种体式的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是用七绝议论,这在杜甫之前确实罕见,可算是他别开的“异径”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这类七绝的含蕴往往体现在构思立意中,而不在情韵中,因而就其风貌体调而言固然可称变调,但仍然有言外之意,符合七绝的创作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三是关于杜甫七绝的多种“创体”。创体即不循往体所另开的新体,有时难免越出七绝的常径,其得失也要具体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七绝的多种创体都是根据七绝形成发展史上曾经有过的样式再加创新变化,这说明他对绝句的源流和体式原理非常了解。这些“异径”并非有意与七绝的常径背道而驰,只是扩大了七绝的表现路数,使之更加丰富多样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四是杜甫绝句无论五七言均好用对仗,最为人诟病的是以对句结尾,尤其是两联对仗,一句一事或一句一景,四句各自并列,看似无首无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句写景成对的绝句原理与对句结尾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用两联对句成篇的关键在于深入探索构图和意境之外的审美感悟,使意趣集中于一点的作法仍然源于南北朝乐府民歌这类早期绝句的表现原理,创新成功便可以突破七绝禁忌,开出新的审美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1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1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杜甫近似盛唐七绝的作品虽然较少,但对七绝的表现原理有独到的理解。他的七绝更多地表现了轻松愉悦的抒情基调,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生机和人际交往中的雅趣,尤其突出地呈现了诗人放达幽默的性情和风致,以及对深层审美感觉的追求,这种“别趣”绝非前人所说的“粗、拙、憨、钝、伧”可以概括。同时他追溯到早期绝句的源头,突破传统作法的禁忌,以各种“创体”辟出新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18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