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驴小札 (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驴在文人画家眼里,不再是笨拙戆直呆傻的动物,于是被不断地写入画入作品中,给人美的享受;虽然有人还是写出“黔驴技穷”来,但驴的形象总是能够给人以新鲜感亲切感。 李商隐为李贺作传,文中说李贺经常骑跨蹇驴,背着破锦囊,到处去采风。他的母亲为之心疼,说道:“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尔!”与有母亲在身边疼爱着的李贺不同,贾岛为了功名生计漂泊京城,贾岛同样离不开驴,同样为诗离不开驴。贾岛作诗苦吟,“一日见京兆尹,跨驴不避,謼诘之,久乃得释。累举,不中第”。贾岛在驴背上苦吟诗句,触犯达官而被拘,或许就是这样执拗而想考中进士可就是怎么考都考不中,然而在驴背上得之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这样的千古名句,岂是一个中第堪比? “郊寒岛瘦”,这是苏东坡对同是苦吟诗人孟郊、贾岛的称谓。孟郊与驴也有不解之缘。陆龟蒙在《书李贺小传》记载,孟郊在溧阳县尉一任中,常常骑驴到幽静岑寂的地方去苦吟得句,为此“曹务多弛废”。 对李贺、贾岛、孟郊的骑驴苦吟美谈,其原因大概就在“不中第”、“曹务多弛废”那里。不中第,无可奈何,然而他们尽可以尽得风流。 《新唐书》有《郑綮传》。郑綮在朝廷清清白白为官,而且敢于条陈时弊,所以被柄政者不容。郑綮诗写得好,其语多俳谐,常有讽托,被世人呼为“郑五歇后体”。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后来也被唐昭宗任命为宰相。郑綮有自知之明,可是再三推脱推脱不掉,为相三个月后,只得称病去职。据《唐诗纪事》记载,郑綮在宰相任中,有人问他,做了宰相还能写出多少新诗,他回答道:“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 郑綮的回答很高妙,诗情诗意都在山川草木风雷霜雪中,都在羁旅行役茶肆市井中,都在朝暾夕阳行者跨驴的形影中,其实就是这样。郑綮生活的年代,唐朝气象是日落西山,草木为衰,他无力回天,虽然阴差阳错当上了的政治家,他却只能是一位杰出的美学家和诗人。 以上例举唐朝几位诗人骑驴采风苦吟的故事,他们言行举止很有趣味,他们骑上一头憨戆的驴在大自然在京城市井觅诗寻诗,我们于是乎知晓唐诗何以为唐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