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术语集释

[复制链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11.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2.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多种感官结合:描摹事物离不开视听味嗅触等感官的感受——形色、声音、味道、气味、触感。古诗词在描写中,经常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摹事物的特征,使景、物具体可感,从而达到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多种感官结合:描摹事物离不开视听味嗅触等感官的感受——形色、声音、味道、气味、触感。古诗词在描写中,经常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摹事物的特征,使景、物具体可感,从而达到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13. 多种感官结合:描摹事物离不开视听味嗅触等感官的感受——形色、声音、味道、气味、触感。古诗词在描写中,经常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摹事物的特征,使景、物具体可感,从而达到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多种观察角度结合: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使描绘的画面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惊风乱飐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多种观察角度结合: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使描绘的画面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惊风乱飐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多种观察角度结合: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使描绘的画面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惊风乱飐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三) 鉴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1.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反衬有主次之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9-8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梅尧臣的《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21: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