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现代诗歌创作第二十一讲 散文诗的写作方法。 散文诗是新诗的一种,是一种最自由的文体。 只要善于运用文字,把握好尺度,或轻巧灵活或短小精悍或厚重朴实的风格,都将跃然纸上,为生活增添无限的情趣。散文诗的视野是非常开阔的,她不会羁绊我们的手脚,她符号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她可以随手记录情感的点点滴滴,可以说她是随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她产生的两三百年间,我们已经看到了她越来越锐的光芒。 散文诗在中国立地生根,已经汲取了中国传统母语的古典情趣的特色,有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做保障,她的明天会由曲折而入通畅的。当然这需要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创造她并推广她。进而说要想让散文诗轰动诗坛,只有产出更多有实力的作品,当然前提又在先培养散文诗人才上。 散文诗语言的内在张力,是一章作品中最大的特色。一句话一个小片段便能将思想的厚度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散文诗章里一个标点一个词的运用,都会影响到整章散文诗的表达效果,所以娴熟的语言应用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 为文首先为人,一个生性坦荡的人写出的文章,也许不一定很出色,但从文中透露出的灵魂一定能耐人寻味。不矫柔造作,一篇文章流畅自然,一个散文诗人的人格才闪光在字里行间。 下面引用一章散文诗人苏首飞的《坐在三月的雨滴里》做个范题,希望大家对散文诗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三月的雨,是我的坐骑。 缠绵悱恻的雨,坐在三月里呜咽。 三月里流浪的风,载不动一滴雨沉重的叹息。 燕尾,那把灵巧的轻剪,剪不断雨帘,剪不断三月的帷幕。 心堤上的垂柳,用它青翠的柔发,掩盖着一些残缺的记忆。 坐在三月的雨滴里,无一故乡的阳光遗漏到我潮湿的小屋。 在雨流浪的季节里,异乡的阳光,彻底死亡。 背对死亡的阳光,坐在雨滴里流浪,继续找寻一些在漂泊中残存的沉思。 也许,一些搁浅在冬季的故事,将会在有雨的三月里,萌芽,生长。 骑着雨滴,打开一扇在冬季里尘封的心扉。 让雨晶莹的泪滴,涤荡心坎里淤积的忧伤。 让三月的风,抚平心灵的褶皱。 如何写好散文诗,一些散文诗作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1、既要懂得写诗,又要懂得写散文。诗和散文的特点都要了解和掌握。诗的音节、对仗、格律和诗的凝练,诗的情绪、诗的跳跃节奏、诗的凝聚概括,这些都是散文诗本身形式所必须的。 2、还要谙练散文的抒情和议论,散文诗的文体。大概可分为:哲理(寓言)体、抒情体、叙述体。以上三种文体有时是互相交替的,哲理、抒情、叙事溶为一体也常见。 3、散文诗的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要从生活中感受和挖掘深刻的主题思想,进行最优质的典型的题材选取。 4、散文诗的结构。散文诗的结构是最严谨的,形散神聚。散文诗结构特征是跳跃性,诗化的跳跃是扩大容量必然的要求。要从一个联想飞跃到另一个联想,要从一个场景迅速转换到另一个新的场景,意象摇曳、叠加,贯穿连结的是相通的点。散文诗结构的基本方式大体有纪实性(直抒式)、想象式、哲理式和象征式四大类。 5、散文诗的语言和思想情感。散文诗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也是语言艺术,而且是要求更严、标准更高的语言艺术。是一个如何写好散文诗的根本性问题,要从复杂平凡的生活中发掘新生的美好事物,获得尖锐的眼光、独到的思想、深刻的情感,才能在主题思想酝酿、艺术表现手法、言语文字运用上得心应手。 散文诗有三个特点 1,篇幅短小; 2,具有浓郁的诗意; 3,形象生动又蕴涵哲理。 由此看来,这是一种短小精悍,自由灵活,便于描绘,长于抒情,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文体。那家伦先生认为:散文诗不象一般新诗那样有较严的格律,不分行、不压韵,可既然是诗,必须具备诗的最主要的基质:感情必须强烈,想象必须丰富,意境必须和谐。茅盾先生认为,散文诗是“散文型的诗”。散文诗舍弃了诗和散文的一些拖累,汲取了两者的优点而发展起来、丰富起来,独立于散文和诗之外,兼有散文和诗的最佳美学特点。散文诗的美学特点:通过意绪、情感、境界,来形象地、独特地传达和塑造,以揭示深刻的思想和时代感,这就是所谓的诗意和诗意美。散文诗能够灵活自如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具有丰富的音乐感、节奏感,这便是所谓的散文美。、 散文诗的分类 1,接近散文的散文诗,如叙事体、报告体、情节体、寓言体。 2,接近诗歌的散文诗,主要是抒情的散文诗。 散文诗的表现手法 ①通感:把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以及心理感受互相沟通起来描绘事物。 ②象征:借助某种具体事物来体现某种抽象的思维及情感。这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这当然必须以基本手法为基础,如结构、选材、立意、描写、议论、抒情和修辞等等。 散文诗的选材范围十分广阔,大至宇宙小至尘砂,人物、动物、植物……凡大千世界所具有的一切都可以抒写。散文诗的写法非常灵活,可以记叙描写,可以直抒胸怀,可以议论风生;可以如童话,如寓言,如散文,如诗歌,如格言……可以使人尽情发挥。散文诗的语言十分精练,要求以简洁、准确、生动的文字,抓住事物的特点、本质、内涵,进行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散文诗注重联想,常常用象征和通感的手法,表达思想情感,使文章蕴涵哲理,充满深情,给人以启发和感染;散文诗要求创造优美的意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使人如临其境,拨动心弦。 例举说明:柯蓝的《海上的灯光》通过形象,蕴涵生活哲理,启示人们要具有谦逊、勇敢、忠实、坚定的品质。海上的浮标灯,很谦逊地站在最远的地方,第一个迎接凶险的风浪。海上的浮标灯,永远沉默地埋头工作,日夜不停地指示方向。天色愈暗,浮标灯的灯光愈亮。要是谁能够像浮标灯,他将会有一颗不灭的心!…… 通过以上作品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1,散文诗形式非常灵活,便于我们叙事描写、抒情言理,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易学、易用、易于提高。 2,在进行散文诗创作时,必须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善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3,散文诗的文句必须精练,语言必须准确生动,这就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地练好文字运用的基本功。 4,要富于想象,善于联想,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描绘形象,创造意境,这就需要我们多读勤练,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写散文诗不难,但是,能写出好的散文诗却非常难。散文诗的作者既要懂得写诗,又要懂得写散文。诗和散文的特点都要了解和掌握。诗的音节、对仗、格律和诗的凝练,虽说未必深入钻研,但诗的情绪、诗的跳跃节奏、诗的凝聚概括,这些都是散文诗本身形式所必须的。另外,还要谙练散文的抒情和议论,把散文中的这些因素和特点汲取到散文诗中来,使得散文和诗的特点自然有机地揉和到散文诗中,这就是写散文诗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除此之外,无捷径可走。 谈到散文诗的写作及其技巧,首先要说的是散文诗的形式和特点。概括地说散文诗是诗的散文化,换言之是散文的诗化。也就是说散文诗兼有诗和散文的特点。 在优秀散文诗中,艺术手法凝重、婉约而显阴柔之美,其文偏重于诗;艺术手法明快、坦直而具阳刚之美,文则偏重于散文;又因它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诗和散文两者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文体。 其次,是散文诗的文体。大概可分为:哲理(寓言)体、抒情体、叙述体。 哲理寓言体有运用寓言对话形式来写散文诗,通俗、活泼,寓言有深刻的比喻,思想性强,可防止空泛。 抒情体写作形式多样,是通过一个情景、一个事物侧面或侧面的一个点、一个片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抒情散文的不同在于它的跳跃性、片断性,是一个独立的点、独立的片断。由于是抒情散文诗,其情感、情调、意境、想象、幻觉主观成份浓郁,通体显隐约含蓄。 抒情散文诗愈有作家独特的个性,感情就愈深刻真挚动人。此类散文诗如果解决不好与时代、实际生活相结合问题,一是情感不够而显得苍白无物,或主旨不明无积极意义;二是散文诗写得看不懂,或把情感隐藏起来,或写出自己也说不清楚的莫名其妙的东西,还自觉高超“朦胧”。我们说艺术的比喻、含蓄、隐约,要通过感情的形象表达,这才是艺术的技巧,与那些看不懂说不明的东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叙述体散文诗是把叙述的景物、人事放在第一位,客观通过描绘一定场景、片断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特点是明朗、粗犷、结合现实较紧。生活气息浓。初学写作者从叙述体入手,以此为基础藉以情感抒发,再上升到一定哲理。此类散文诗一要防止情景事物停留表面描述而发掘不深;二要防止就事论事。 以上三种文体有时是互相交替的,哲理、抒情、叙事溶为一体也是常见的。 下面读一首散文诗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泰戈尔是印度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印度人心中,神明无处不在。他们一日一浴,因为他们相信恒河水是神圣的银河水经过大神的头颅流下的,在其中沐浴直至死亡就能最终与神明相融。《罗摩衍那》是他们最喜欢阅读的史诗,他们相信死前念诵“罗摩”的名字就能让身体解脱。牛棚在印度家庭中很常见,因为他们认为牛是大神的坐骑,被称为“圣牛”,他们将牛当作神明的化身来照料。而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因此金色花也被认为具有神圣的色彩。 泰戈尔的另外的几句诗——“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我要变成水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的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萤火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告别》) 这两句诗在写法上和《金色花》有什么相似之处? 相同点:都借助一些物象,再赋予诗人的想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正如文中《金色花》中诗人想像“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 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是本文一个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写法。又或者我们称这种写作方法(借物抒情)叫借物抒情。 注意:物和要寄托的情感之间有某种类似或相同(精神).如:诗人可借梅表达傲霜斗雪的高洁和风骨;借莲来表达出淤泥而不染的贞洁;竹子象征气节和坚韧。好处是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通俗化、具体化,特别是表达情感类的题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常用的表现手法。 这种写作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读来意味悠长,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某种具体可感的形象,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来表达某种情感,使我们的文章更有韵味。 作业:写一首散文诗!要求抒情!题目自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