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8

[佳作转载] 唐诗故事:昌谷家山

[复制链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24-3-23 09:12 编辑

唐诗故事:昌谷家山
作者/陈友冰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李贺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李贺为人虽瘦弱多病,但为人志向远大,渴望建功立业:“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至酒行),结束当时的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不息为国捐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但是,因为这个荒唐的“避讳”,阻断了李贺的仕途,也使李贺无法实现“提携玉龙为君死”报国之志。加上生活艰难,作为长子的李贺必须承担起养家活口的责任。宪宗元和六年(811),迫于生计,李贺离开家乡到京城长安去担任一个叫做奉礼郎的小官。奉礼郎属太常卿,原称治礼郎,唐高宗时,因避李治名讳,改称奉礼郎。主要掌管朝廷朝会、祭祀之礼仪,一般由皇族担任。李贺因为是李唐王朝远亲,所以被选取担任此职。因为这个职务属于门荫,地位又低,从九品,位卑职微,任上又无可事事,所以李贺非常压抑。他当时住在长安崇义里,曾写了首《崇义里滞雨》,很能反映他担任奉礼郎时的处境和心境:“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壮志成空,愁恨不已。加上穷困孤独,自己的心境也像是阴暗的里巷和淅沥不断的秋雨一样,这与《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所要抒发和表达的情感相近。只不过后者更强调家山的美好和对故乡的怀念。诗人将昔日在家山品茶饮酒的悠闲自在景与眼前退衙回来闭门独坐的孤独以及“鹤病悔游秦”的病痛相互比照,旨在强调身在仕途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喟叹。失落加上乡愁,更增添几分愁苦,也更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三乡所在地昌谷,是两山间的一块谷地,是个水陆交汇、山川形胜之处,昌谷北有凤翼山、汉山,南有女几山、梅鹿山,昌涧水从凤翼山和汉山间缓缓穿过昌谷向东南流注洛水。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中原经济由于安史乱后遭到极大破坏,唐王朝的财赋主要取自东南,这里又是江南漕运的主要中转站,宪宗元和年间“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至河阴留十万,四十万送渭仓”(《旧唐书·食货志下》),其经济地位的重要,可以想象。昌谷不仅水陆交汇,也是山川形胜之处,在唐代也是个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涧水两岸水草丰茂、杨柳婆娑,汉山也是“周围十里,古柏苍然”,“林壑茂美”(《宜阳县志·山川》)。附近的汉山上有汉光武庙,刘秀曾在此收编投降的赤眉军(《重修汉光武庙记》);对面的女几山上有兰香女神庙,有着“女几化石”的神话传说。所以在唐代,昌谷也是个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据《新唐书·地理志》:唐代诸帝东巡,三乡驿为必经之地,在此建有行宫兰昌宫,武则天、唐玄宗都曾在此驻跸,唐玄宗还在三乡驿题过诗,题为《望女几山》。除上述帝王在此驻跸外,诗文名家张九龄、韩愈、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都游过昌谷。梅鹿山上至今还存有刻着皇甫湜姓名的古碑,为清康熙四十六年立。张九龄是作为宰相陪同玄宗东巡止息于三乡驿的,并对玄宗题诗有首和诗,题为《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刘禹锡游览昌谷时玄宗的题诗仍在,刘还为此写了一首诗抒发感慨,题为《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李贺故居具体在何处,古人未言及,今人多歧说。因为毛泽东喜爱李贺诗,所以宜阳县委宣传部在1974年文化大革命高潮中,还组织了一次关于李贺故居的专门调查,认定故里是在西柏坡,并“统一宣传口径”,命令当地政府按此口径对外介绍,所以不少书籍文章在介绍李贺时,都以为李贺故居在昌谷西柏坡。其实,对李贺故居最有发言权的是李贺本人,另外还有宋人张耒。贺诗中有不少关于家乡风物的描绘可作为我们推断的依据,张耒到过李贺故居并留有诗作,在现有史料中,它与李贺时代最近。张耒在上述两诗中说到李贺宅的位置是“连山忽中开,砑若敞双户。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李贺诗中也说到“我在山上舍,几亩蒿硗田”(《送韦仁实兄弟入关》),“长峦谷口倚稽家,白昼千峰老翠华”(《南园》十一),又说“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南园》十一),“怡怡中谈笑,小弟裁涧菉”(《题旧梦》)。可见宅在山上,而且是在群峰中开的谷口处,附近还有涧溪环绕。按以上开列的环境来判定,似是在汉山靠近昌谷的山坡上,隔着连昌河与凤翼山相对处。21世纪初,我曾在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葛景春和宜阳县文联主席刘雷和宜阳电视台台长郅敬伟等陪同下考察过李贺故居并到过汉山。汉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个小高坡,海拔仅150多米,坡度平缓,我们乘坐的越野车沿坡一直开到山顶的光武庙。而且山顶平坦,除光武庙外,余皆为玉米和山芋地。可见贺诗说在山上有几亩蒿硗田是可信的。史载汉山“周围十里,古柏苍然”,“林壑茂美”,没有说它是“幽壑”、“峻美”,可见其平缓模样。为其有“林壑”,故居旁才会有涧溪环绕,才会有竹林,弟弟才会去涧里采菉草,自己也才会上山采石蜜。这也与张耒诗中的“连山忽中开,砑若敞双户”以及贺诗“长峦谷口倚稽家”吻合。
    昌谷是个方圆十几里的谷地,散落着西柏坡、后院、小寨、南寨、上庄、下庄等五六个村落以及汉山、女几山、昌涧水等山水名胜。在汉山靠近昌谷的山坡上李贺故居前后,并反复被李贺咏歌的则有汉山、女几山以及住宅前后的南园和北园。下面依据考察情况依次介绍:
汉山
    李贺在其咏歌南山的一些诗章中反复表现一种冷寂中的伤感和冥冥中的神秘,如:“南山何其悲,鬼雨撒空草……漆矩迎新人,幽圹萤扰扰”(《感讽五首》);“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南园》);“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未尝不是这座古刹荒寺给诗人自小就留下的心灵痕迹。其中代表之作就是这首《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诗歌开头三句吸收古代民间歌谣起句形式,描绘秋夜南山下田野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描绘了空旷、静谧,皓月当空,秋风万里,眼前塘水深碧,耳畔虫声轻细,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
    六、七句写山下田野深秋九月,田里的稻子早就成熟了,枯黄的茎叶横七竖八地丫叉着,几只残萤缓缓地在斜伸的田埂上低飞,拖带着暗淡的青白色的光点。
    李贺从小就生活在这中空旷、幽闭又带着某种神秘的故园山水之中,成年以后也多次返回故里闲居。故乡风物是昌谷诗中经常表现的对像,也是形成李贺或艳丽或幽冷诗风的主要动因,甚至对李贺封闭内向性格的形成以及多言鬼神创作倾向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李贺为人异常脆弱又异常敏感,这种性格的形成与他早年在昌谷的生活环境和创作习惯有很大关系。大自然的清幽陶冶了诗人的纯情,也培育了诗人的敏感,但也使诗人的生活面极为狭窄和单调,《新唐书》本传对李贺的这种生活有段记载:
      (贺)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而”。
    早上出去观风赏景,寻找诗材,激发诗兴,晚上回来整理创作素材和佳句。日日骑着一匹瘦马、伴着一个书童,再加上一个阵日为他耽心的母亲,这就是李贺在昌谷的全部生活内容。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自然会形成落落寡合的性格和孤寂愁苦的心态。而这种内向性格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定式,即使走向社会后也会本性难移:在洛阳求职时他是闭门著述、苦思冥想;在长安任奉礼郎时也是下班回家,闭门独处;即使在漫长的旅途上也是“独骑往还京洛”。独往独来,罕与人交,整日浸淫在读书与创作之中。情感的闸门一旦向外封闭,情感就必然要向内心回流,李贺单调贫乏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天平向另一端倾斜——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和活跃。李贺诗歌多幻想、多写虚幻世界,都与这种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有关。
    在这几种女几山得名的传说中,刘义庆《幽明录》所载的兰香女神传说流传最广。唐《元和郡县志》和宋代《太平广记》皆依据此说,说此山乃仙女杜兰香得道成仙之所,其升仙处尚留一石几,故得名“女几山”。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又称之为“化姑山”,几仙姑道化之所。大概由于此山秀丽多林木花果,宋以后将“化姑山”讹成了“花果山”。1986年,宜阳县人民政府决定统一口径,将此山统一称呼“花果山”,并成立“花果山旅游资源开发公司”,1991年,国家林业部正式同意成立“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要开发成新的旅游景点了。为此改名,我在考察中曾问过同行的宜阳县文联主席刘雷、宜阳电视台台长郅敬伟:按说,“女几”得名最早,历代名流对女几皆有咏歌,山上有女几和兰香女神庙,又有着裴度、韩愈、白居易的女几逸事和“女几化石”的神话传说,既有历史的深沈、文化的积淀又有神话的浪漫。而“花果山”则仅见于北宋《太平寰宇记》,只是作为“花姑山“的一个讹音和当地俗名,为什么宜阳政府要去古而取今,去正而从讹,去雅而从俗?至于把“女几石”改为“悟空戴帽”、将“兰香女神庙”改为“花果山庙”更是让人莫名其妙。回答是女几山很少有人知道,花果山则由于《西游记》今人人皆知,为了开发旅游事业,扩大宜阳的社会影响,县委、县政府对此命名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亦依据此说,刘宋以后的此山便建有兰香女神庙,又叫“女几祠”,历代皆有对该祠的用个咏歌:明代的顾达有一首《谒女几祠》,诗中写道:“宜阳城西九十里,同山巍然名女几。上有窈窕之神女,服靓妆淡淡如洗”,据此神女庙在女几山上。宋代的邵雍也有一首《女几祠》的诗,但据邵诗,女几祠当在女几山下洛水边上:“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间。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但闻霓裳曲,世人犹或传。”和邵雍同一时代的诗人张耒也有一首写女几祠的诗:“山边白云闲不扫,山下松花龙甲老。东风古柏吹暖香,庙前土马荒春草。朝霞为裳水为佩,守庙千年老龙在。清风扫裳神暮还,山头月出溪澉澉。”张耒的诗,写女几祠的景象较为具体,既远写了山边的白云、山下的松花,又近写了庙内的古柏和庙前的土马,可见张耒是确切临其境的,可见兰香女神庙是在山下。
    诗中的这位女神异常艳丽:“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团鬓分珠巢,浓眉笼小唇。弄蝶和轻艳,风光怯腰身”。值得注意的是这为兰香女神是按照李贺的美学标准乃至李贺的形象塑造的:李贺诗“通眉”,这位女神也是浓眉:“浓眉笼小唇”;李贺不到二十岁就落发:“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咏怀》),所以他羡慕发密:“密发虚鬟飞”;李贺很瘦弱,这位女神也是“风光怯腰身”。不仅如此,李贺诗歌中的美人也大多有这种诗人自我崇拜的倾向,如洛姝真珠:“浓蛾叠柳香唇醉”;《恼公》:“添眉桂叶浓”,“发重疑盘雾”;《贝宫夫人》:“长眉凝绿几千年”。明代诗论家胡震亨云:“李长吉师心,故而作怪”(《唐音癸籖》)这种凭自己主观感觉而改变客观事物面貌的“师心”倾向,颇像今日毕加索的绘画,也是李贺诗歌一个很显著的特征。
    李贺诗作中除上面提到的南山(女几山)、兰香女神庙外,写的较多的故乡山水还有南园、北园和后园。诗作中直接写南园的有《南园十三首》和《南园》;写北园的有《北园新笋四首》,写后园的则有《后园凿井歌》共十九首。
    李贺关于故园的十九首诗歌中,《后园凿井歌》是单独一首的歌谣:
井上辘轳床上转。
水声繁,弦声浅。
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
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诗中说到的荀奉倩即晋人荀粲。据《世说新语》:“粲与妇情至笃。”诗人借此历史典故来表达夫妻间的深挚之情。至于“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更是用泉水千年不息来祝祷夫妻间恩爱不断,“长相守而不老”。让我们窥见李贺夫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一面。
    诗人将南园一带的的远山、近水,麦田、柳絮,古刹、渔舟春日清晨到夜晚的美景描绘的十分美妙:夜雾渐渐消散,蜿蜒在树丛中的羊肠小道随着天色转明而坦陈于眼前。小路两旁蒙茸茸的细草沾满夜露,显得湿漉漉的。诗人踏着朝露、沿着小到来到南园下的昌谷河边。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浅浅的河滩上像铺了一层雪,春阳下的麦苗死劲地往上窜,简直要涨破溪田!天色渐渐暗下去,远处的古刹传来阵阵晚钟声,一轮残月开始浮现在远远的女几山头上。渔人正在敲石取火,通红的火把将小船照得如诗如画。谁读了这首诗,都会感到诗人观察的细密和触觉的敏锐,也都会被诗人笔下的南园美景所迷恋。静谧又温馨的南园,对仕途坎坷、刚刚辞职归来的诗人无疑是最大的心灵慰籍。
    三、四句写白昼的景色。诗人由幽静、逼仄的林间小道来到空旷的溪水旁边。这时风和日暖,晨露已晞,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白花花的一片,象是铺了一层雪。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诗人沿途所见多是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田园。到了这里,眼前忽地出现一片银白色,不禁大为惊奇。惊定之后,也就尽情欣赏起这似雪非雪的奇异景象来。国学诗人观赏了“雪浦”之后,把视线移向溪水和它两岸的田垅。因为不久前下过一场透雨,溪水上涨了,田里的水也平平满满的。春水丰足是喜人的景象,它预示着将会有一个好的年景。
    李贺还有四首组诗是写“北园”的,但并不像《南园》那样或写景,或抒情,去全面描绘南园风物美景,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或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而是皆是描写北园内竹子的。从其中的“茂陵归卧叹清贫”(其四)、“斫取青光写楚辞”、“无情有恨何人见”(其二)等诗句来看,也是写于归隐之后,牢骚满腹之时,而且是借咏北园之竹来抒愤,但其中也透露出关于北园的一些信息:这是一所竹园,而且时间很久:“古竹老梢惹碧云”、“风吹千亩迎雨啸”(其四);这所竹园是从李贺宅后的井旁一直延伸到昌谷河边:“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其三)、“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其一)。诗人以此自喻,借新笋难以成材抒发有志难伸的愁叹和无奈,同时也对那个压抑人才、毁灭人才的社会发出控诉。四首中以第二首这种情感更为突出: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但李贺在四首北园组诗中,并没有泛写北园竹林,而是特意选取刚出土的新笋,这更有深意。因为笋子不仅有竹子的品德,如正直、虚心,以象征高风亮节。更在于笋子具有天生资质,拔节快、成长迅速,就像李贺在诗中咏歌的“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所以世人形容迅速成长的新生事物如“雨后新笋”。还在于笋子是美食,容易被人伤害、夭折。晚唐的李商隐在酒席上看见有人吃新笋,就发出这样的感慨:“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食笋呈座中》)。二十来岁正在成长之中,关怀,需要人人扶持用新笋自喻,来比喻自己遭受打击和坎坷,只在恰当不过了。
    后两句着重表达怨恨的感情。“无情有恨”,似指在竹上题诗的事。诗人毁损了新竹俊美的容颜,可说是“无情”的表现,而这种“无情”乃是郁积心中的怨愤无法抑制所致。对此,姚文燮有一段很精彩的评述:“良材未逢,将杀青以写怨;芳姿点染,外无眷爱之情,内有沉郁之恨。”(《昌谷集注》)诗人曾以“龙材”自负,希望自己能象新笋那样,夜抽千尺,直上青云,结果却无人赏识,僻处乡里,与竹为邻。题诗竹上,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怨恨。然而无情也好,有恨也好,却无人得见,无人得知。“无情有恨何人见?”这里用疑问句,而不用陈述句,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化多姿。末句含蓄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问题,措语微婉,然而感情充沛。它极力刻画竹的愁惨容颜:烟雾缭绕,面目难辨,恰似伤心的美人掩面而泣;而压在竹枝竹叶上的积露,不时地向下滴落,则与哀痛者的垂泪无异。表面看起来,是在写竹的愁苦,实则移情于物,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相契、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
    总之,短促的生命和困顿的一生,并没有妨碍李贺成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才华、也最具有想象力的诗人:他幼为神童,声名早播,以至当时的文章巨公韩愈和皇甫湜曾联袂前往探看。成年以后,李长吉歌诗更以其出人意表的想象,奇诡幽冷的风格和极为浓艳、极富张力的语言使他和唐代诗坛乃至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流大家并驾齐驱:他与盛唐诗人李白、晚唐诗人李商隐并称“三李”,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称为“诗鬼”。他的诗歌风格被称为“长吉体”,对宋人刘克庄、谢翱,元人萨都喇、杨维桢,清人黎简、姚燮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他生活的中晚唐时代也极负盛名,戴叔伦、韩愈、张碧、沉亚之、无可、齐己、杜牧、李商隐、陆龟蒙、皮日休等二十位多名家皆称誉过其人其诗。李商隐为之作传,称其为“奇才”;张碧是称其能“补造化”;吴融赞其诗歌的特色是“刻削峭拔,飞动文采”,齐己称赞贺诗“巧夺天工、无险不入,能抉赤水之虹、昆山之玉,两手掀翻蓬莱”。最形象而全面地对李贺诗歌风格作出描绘概括的当数杜牧,他在《李贺诗集序》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和赞誉长吉歌诗,其中最后一句“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荒诞虚幻也”几乎成了贺诗诡谲风格的定评。
    李贺这位极富戏剧性的人物在人生谢幕时,还有个戏剧性的结局:据李商隐的《李贺小传》载:李贺将死时,有一绯衣人驾赤虬从天而降,手捧一诏书,说:上帝造了一座白玉楼,召李贺升天为此楼作记。这个传说虽然荒诞无稽,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李贺才华的高度评价和年促命短的深深同情:李贺不是死去,而是上天成神了。天帝造白玉楼,也要请李贺去作楼记。后代一些名家,也多以此传说为据来讴歌长吉,如北宋末年名将李纲称赞说:“长吉工乐府,字字皆雕锼……呕心古锦囊,绝笔白玉楼”(《读李长吉诗》)。元代经学家郝经亦叹道:“人间不复见奇才,白玉楼头耿孤洁。自此雄文价益高,翠华灼烁紫霓掣”(《长歌哀长吉》)。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崇义里滞雨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将昔日在家山品茶饮酒的悠闲自在景与眼前退衙回来闭门独坐的孤独以及“鹤病悔游秦”的病痛相互比照,旨在强调身在仕途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喟叹。失落加上乡愁,更增添几分愁苦,也更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贺为人异常脆弱又异常敏感,这种性格的形成与他早年在昌谷的生活环境和创作习惯有很大关系。大自然的清幽陶冶了诗人的纯情,也培育了诗人的敏感,但也使诗人的生活面极为狭窄和单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出去观风赏景,寻找诗材,激发诗兴,晚上回来整理创作素材和佳句。日日骑着一匹瘦马、伴着一个书童,再加上一个阵日为他耽心的母亲,这就是李贺在昌谷的全部生活内容。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自然会形成落落寡合的性格和孤寂愁苦的心态。而这种内向性格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定式,即使走向社会后也会本性难移:在洛阳求职时他是闭门著述、苦思冥想;在长安任奉礼郎时也是下班回家,闭门独处;即使在漫长的旅途上也是“独骑往还京洛”。独往独来,罕与人交,整日浸淫在读书与创作之中。情感的闸门一旦向外封闭,情感就必然要向内心回流,李贺单调贫乏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天平向另一端倾斜——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和活跃。李贺诗歌多幻想、多写虚幻世界,都与这种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以此自喻,借新笋难以成材抒发有志难伸的愁叹和无奈,同时也对那个压抑人才、毁灭人才的社会发出控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情有恨”,似指在竹上题诗的事。诗人毁损了新竹俊美的容颜,可说是“无情”的表现,而这种“无情”乃是郁积心中的怨愤无法抑制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28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郝经亦
人间不复见奇才,白玉楼头耿孤洁。
自此雄文价益高,翠华灼烁紫霓掣
——《长歌哀长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万

主题

105万

回帖

385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总版主兼大别山峰和《中华诗人》杂志社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851734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4-3-2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学习,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