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苕溪渔隐丛话

[复制链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六谈麈》云:“熙宁间,邓润甫作《邢妃制》云:‘《周南》之咏《卷耳》,无险诐私谒之心;《齐诗》之美《鸡鸣》,有警戒相成之道。’后王荆公退居金陵屡用之。孙巨源作《除太尉制》云:‘秦官太尉,汉代上公。’语典而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宽夫《诗话》云:“唐制,中书舍人六员,皆预省事,尝以其间一人专掌书画,故谓之知制诰。阙则用他官兼知。其后翰林置学士,遂分内外制学士。自外官拜者,贞元初皆召试制书、批答、诗各一首,张仲素后,有加赋一首,名曰五题。惟自中书舍人拜,则免试,为其尝已掌外制故也。李文正公,显德中以主客员外郎迁屯田郎中,为学士,窦俨以诗贺之曰:‘新衔锦帐连三字,旧制星垣放五题。’盖以此也。贞元以前,学士职犹未重,(“犹”原作“尤”,今据宋本、明钞本校改。)故满三岁始迁知制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和后,自学士入为相者十七人,故自舍人拜者,皆以为优。然制诰本中书正职事,何用更入衔。元丰官制行,虽以六舍人分隶六房事,命词书画,皆随其房掌之,员阙则事简者兼,遂削去知制诰,而惟学士带之。盖制命本出中书,学士特掌之故耳,此所以为称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和后,自学士入为相者十七人,故自舍人拜者,皆以为优。然制诰本中书正职事,何用更入衔。元丰官制行,虽以六舍人分隶六房事,命词书画,皆随其房掌之,员阙则事简者兼,遂削去知制诰,而惟学士带之。盖制命本出中书,学士特掌之故耳,此所以为称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蔡宽夫《诗话》云:“唐两省官上事,皆宰相亲送之。上事官设床几面南,判案三道,宰相别施一床,坐于西隅,谓之压角,不知何义,亦不知所从起。此礼今不复存,惟中书舍人上日,设毡褥于庭下,北向再拜,阁老一人别设褥位立于东北隅,候上事官拜毕,则相与揖而升阶,亦谓之压角,盖有余风也。吴正宪诗云:‘压角旧仪烦阁老,濡毫逋责费公移。’宋龙图次道诗云:‘圣世建官追茂制,唐家压角失前规。’皆以记此宰相不亲送。或曰:冯瀛王为相时,判纸尾罢之,后遂不讲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辞皆有润笔,随官品定数,以谓当制官辞头,疏数不同,其所得亦有多寡不均,因请集而分之。故晏元献有‘润毫均厚薄’之句。其后有当送而不至者,往往牒催,是以正宪公诗并及之。此皆西垣旧事。元丰官制行,遂罢润笔。今惟石刻官品、物数尚龛于舍人厅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辞皆有润笔,随官品定数,以谓当制官辞头,疏数不同,其所得亦有多寡不均,因请集而分之。故晏元献有‘润毫均厚薄’之句。其后有当送而不至者,往往牒催,是以正宪公诗并及之。此皆西垣旧事。元丰官制行,遂罢润笔。今惟石刻官品、物数尚龛于舍人厅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辞皆有润笔,随官品定数,以谓当制官辞头,疏数不同,其所得亦有多寡不均,因请集而分之。故晏元献有‘润毫均厚薄’之句。其后有当送而不至者,往往牒催,是以正宪公诗并及之。此皆西垣旧事。元丰官制行,遂罢润笔。今惟石刻官品、物数尚龛于舍人厅壁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昌杂录》云:“余记中书舍人礼上压角,未详何义。按唐《裴坦传》载:‘令狐绹荐坦为知制诰,裴休持不可,不能夺。故事,舍人初诣省视事回,丞相送之,施一榻于堂上,压角而坐。坦见休重愧谢,休咈然曰:此令狐丞相之举,休何力?顾左右索肩舆出。’宋次道乃云:‘舍人上事,必设紫褥于庭,面北拜,阁长立褥之东北隅,谓之压角。’宋丞相作《掖垣丛志》,亦不解其事,未知何者为是。又唐国子祭酒李涪作《刊误》云:‘两省官上事日,宰相临焉。上事者,设床几面南而坐,判三道案,宰相别施一床,连上事官,南坐于西隅,谓之压角。自常侍以下,以南为上,差误相承,实乖礼敬。何不为承相设位于众官之南,常侍、谏议、给事、舍人,循次而坐于丞相之下,尊卑有序,足以为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70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观之,不独中书舍人,凡两省官礼上,宰相皆压角也。至五代冯道为宰相,判状尾罢之。应自此阁长立于东北隅,犹谓之压角,如宋次道所纪也。又《五代会要》:‘晋天福五年三月,敕中书门下五品已上,于两省上事,(“于”字原无,今据宋本、明钞本校补。)宰相压角之礼宜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