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纪念七七事变86周年 铁 道 游 击 队 赋
宋政权(三余草堂)
铁道游击,中外名扬。鲁南炫彩,临枣风光。千里津浦路,自由来去,百里微山湖,荡寇灭洋。地灵于齐鲁,彦哲奋庸于熙帝之载(1);水润乎四湖,俊慧激昂于国富民强(2)。八年骁勇,歼敌无数,焕人神之丕休(3);一代英业(4),盛德广运,喧正气之高扬。丰功贯乎日月,芳声著乎遐疆(5)。
稽夫东瀛小倭,原本乌合之纠。也许海盗闯入,酣乐于扶桑之丘(7)。更有野鄙成族(8),海屿匿留。唐时遣派专使,频繁文化交流。裨益声教短缺(9),也想忠信儆尤(10)。文字以汉为首,附以平片假名,不问从来本色;习俗多浸汉制,犹以盛唐为最,却知礼易春秋。知行最惑人心,禀赋却让天忧。狼心裹犬肺,毕竟畜生之列;画皮成狐仙,原本妖妖孽之流。不悟恩化(11),先忘遣唐之霈;何思懿德(12),复弃祖根之由。随现豺兕本性(13),约集新贵之势;亵渎八裔威严(14),蠹孽难训(15);继縦饕餮贪求(16)纵容偓奴袭来,凌迟九夏文明(17),仇根不休。自断海隔之情,终缔千秋之恨;随结万世之憼,难了往日之仇。顿时金瓯残缺,千万生民即为刀俎;相继沃土沦陷,万里山河尽漫蹄辙。冤恨当愤国士,同仇敌忾,无愧中华翘楚;寇仇振启贤桀(18),霹雳奋威(19),不屈云中之节。慷慨赴死,以救生民,祀则必尽其敬;投敌卖国,失夲变泐,闻之定遭吐舌。是忠是奸,阴阳两判,乃人之大阶也! 噫嘻!民族危难之时,有党指路,唤醒国人倾赤血;国家存亡之际,有灯启明,荡平倭寇护金瓯。巍巍中华,亿万虎贲群起抗战(20);耿耿丹心,数万将兵浴血交锋。赫赫鲁南,铁道游击队剽悍。枣峄烽火,临薛壮士奋争。陈庄荡寇,无惧飞矢之险;微湖御蛮,何患稤水之难(21)。工农联手,士庶含灵争先(22)。飞虎呈姿,运河健儿抗顽。打洋行,穿火线,千里竞如咫尺;扒飞车,巧周旋,抗战物资源源。老百姓拥戴,芳林嫂支援。欣草木已皆兵,看鬼子之丧胆;戈挥百里河湖,通吃津枣两线。神兵天降,袭远征近;焱集星驰(24),驱险排难。奇袭专列,苗庄围歼。智斗岗村,根除汉奸。沙沟截布,运河打船。屠戮至极,相交矢刃,千山荡招魂之哭;宁死不屈,摧薙严酷(25),羽野添繁歜之灵(26)。处处有号泣之哀,时时有锥心之疼。血染神州大地,志筑钢铁长城。快板不俗,曾宣王强茂绩;琵琶虽土,犹记刘洪丰功。牵线搭桥,构筑地下秘密通道;瞒天过海,巧运首长直达延安。九夏鹏举(27),尽雪凭栏之恨;鹭序雁行(28),迅燎星火之原。有国士赴难兮,扬华夏之正气;张龙族本性,农工之精魂烈衍。横扫妖倭,终乃三军奋发,殄碎寇仇(29),如傅介子斩楼兰之首,恭行上天之遣;已是万民旌扬,力挽狂澜。若陈子公枭呼韩之级,誓执下地之歼。冲破惊涛骇浪,紓禍却难。破茨坦公告,天皇接受;无条件投降,诏令倭蛮。马列主义真理,遍传原隰禹甸。战争之伟力在于人民,四海欢腾雀跃;胜利之曙光属于正义,五洲齐沐新天。 转瞬七十余载,曩代徽烈(30),前典著于青史;忽然半百多年,浩瀚文渊,后誉载乎简编(31)。树碑临山奉祭,数百万英灵永在;建馆微湖遥瞻,几千万冤魂在天。不忘国耻,刺刀泣血拜忠骨,海屿倭寇当谢罪;警钟长鸣,残碑拂尘认弹痕,台庄清真寺呈签(32)。涛静知险,民族复兴在望;明灯高举,中华励志强悍。敦本睦邻,一带一路,广结友善之好;泽惠八表(33),同舟共济,浃洽四海之缘(34)。乘机趁势,大国担当,挥德举仁,惠及瀛寰。泽及荒服(35),福祉霈乎世界;是有和平,安乐俦乎坤乾。 新韵、中文:1093 字
注:
1、彦哲、贤智之士。张彦远《法书要录·后汉赵一非草书》:“余郡士有 梁孔达 、 姜孟颖 者,皆当世之彦哲也。”·奋庸、谓努力建立功业。《书·舜典》:"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 孔 传:"奋,起;庸,功;载,事也。访羣臣有能起发其功,广尧之事者。" 蔡沉 集传:"言有能奋起事功,以广帝尧之事者,使居百揆之位。"
2、俊慧、秀美聪明,才智出众的人:聪明,有才智:
3、焕:焕发,照耀。●人神、人与神。 ●汉班固《东都赋》:「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肃。」●《南史?6?1宋武帝纪》:「人神协祉,岁月滋着。」●丕休:指丕绩休烈。谓极其美善的功业。 宋 范仲淹 《明堂赋》:"颁金玉之宏度,集神人之丕休。"
4、英业、伟大的功业。晋 刘柳 《荐周续之》:" 渭滨佐周,圣德广运;商洛匡汉,英业乃昌。"
5、遐疆、遐疆指广阔无垠之境界,唐 朱怀隐 《大唐方与县故栖霞寺讲堂佛钟经碑》:"荫菩提之巨泽,尽芬子於方城,游无碍之遐疆,承天衣於磐石。"
6、徐福东渡、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第二次出巡。抵达海边登上芝罘岛,纵情浓览。蔚为壮观,尤令秦始皇心驰神往。但方士为迎合秦始皇的心理,将其说成传说中的海上仙境。徐福乘机给秦始皇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可以得到长生仙药。秦始皇大为高兴,随后派重男、童女数千人随他出海求取仙药。然而,等来的只是徐福空手而归。徐福自称见到海神,海神以礼物太薄,拒绝给予仙药。对此,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男童女3000人及工匠、技师、谷物种子,令徐福再度出海。徐福二渡日本,带去了古代中国的"百工之事",如汉字、中草药和水稻种植等许多文化和科学技术。促成了一代"弥生文化"的诞生。那时,日本还没有文字,也没有农耕日本学界、考古界公认:弥生文化源于中国北方沿海文化。这也是日本文字为什么和汉字相似的缘由。
7、酣乐、沉湎于饮酒游乐。《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居数月,王饮酒酣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昔 齐威 酣乐,而 淳于 ( 淳于髠 )说甘酒。” 范文澜 注:“《史记·滑稽列传》:‘ 齐威王 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新唐书·魏徵传》:“帝宴羣臣 积翠池 ,酣乐赋诗。”
8、古代指离城较远的地方。同时也多指粗野鄙陋。《周礼·地官·遗人》:“野鄙之委积,以待羇旅。”《晏子春秋·杂下十二》:“君之内隶,臣之父兄,若有离散,在于野鄙,此臣之罪也。”
9、裨益〈书〉①益处:学习先进经验,对于改进工作,大有~。 ②使受益:植树造林是~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裨 : bì 增添,补助:大有裨益。裨补。 益 : 益 yì 增加:益寿延年。增益, 好处,有好处:利益。受益非浅。●声教 /声威教化。《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汉 班固 《东都赋》:“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10、忠、信、笃、敬 ”四个字的出处十分古老。《论语·卫灵公》篇记载说:孔子的学生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自己到处行得通。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1、恩化、恩惠教化。《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臣辄奉宣诏命,导扬恩化,复其社稷。"●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经纶惟始,恩化甫洽。"[1].
12、懿德、美德。《诗·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崇儒学》:“《礼》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人勤於学问,谓之懿德。” 清 顾炎武 《赠孙徵君奇逢》诗:“微言垂旧学,懿德本先民。”
13、豺兕、 (1).豺与兕。皆凶兽。战国楚宋玉《高唐赋》: 虎豹豺兕,失气恐喙。 (2).比喻凶猛的敌人。唐柳宗元《唐铙歌鼓吹曲·兽之穷》: 驱豺兕,授我疆。
14、亵渎、 轻慢;冒犯,不恭敬。 汉朝 班固 《白虎通·社稷》:“社稷在中门之外,外门之内何?尊而亲之,与先祖同也。不置中门内何?敬之,示不亵渎也。八方边远地区?7?4 唐李白《临路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15蠧。祸害;滋事。 宋 欧阳修 《陈氏荣乡亭记》:“ 什邡 , 汉 某县……县大以饶,吏与民尤驁恶猾骄,善货法,为蠹孽。” 明 宋濂 《龙渊义塾记》:“ 章 君之子若孙,当夙夜以继志为事,毋丰己以自私,毋蠹糵其间以启争端。”
16、饕餮、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形状如羊身人面,眼在腋下,虎齿人爪,大头大嘴。性格贪婪,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就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后来形容贪婪之人叫:“饕餮”。
17、凌迟、古代刑罚,是一种肢解的惩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九夏、九州华夏的代称。
18、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贤桀,即贤杰。“ 贤桀 ”。 才德或才智杰出的人。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巍巍贤杰,二美钟兮;建兹宝墖,惟追崇兮。” 宋 范仲淹 《选任贤能论》:“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19、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列缺霹雳,丘峦崩摧。——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奋威振威,奋勇。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众将领命,一个个奋威追赶。」 《明史?6?1艾万年等传赞》:「虽有奋威御敌之臣,而兵孱饷绌。」
20、虎贲、古代指勇士;武士。 勇士之稱。賁,通「奔」。?7?4 《書?6?1<牧誓>序》:「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與受戰于牧野。」 ?7?4 孔傳:「勇士稱也。若虎賁獸,言其猛也。皆百夫長。」 ?7?4 《戰國策?6?1楚策一》:「虎賁之士百餘萬,車千乘,騎萬疋,粟如山。」
21、稤、“掠”的讹字。掠,lüè,从手从京。抢劫、夺取高岗。手,抢劫,夺取;京,绝高为之京,高岗。
22、士人和普通 百姓。亦泛指 人民、百姓。 《管子·大匡》:“君有过,大夫不谏;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含灵、. 指具有灵性的人类。《晋书·桓玄传论》:“夫帝王者,功高宇内,道济含灵。”《宋史·乐志十》:“佑我含灵,锡兹介福。”
23、焱集、谓迅速聚集。《梁书·武帝纪上》:“巨舰迅檝,衝波噎水。旗鼓八万,焱集 石头 。”
24、薙、同"剃":用刀刮去毛发:~头。~刀。
25、歜chù、盛怒,气盛。
26、九夏、九州华夏。鹏举、典出《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北方的大海里的鲲,变化成为大鹏鸟,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后遂以"鹏举"等指奋发有为。
27、鹭序、白鹭群飞有序,●《禽经》:「采寮雝雝,鸿仪鹭序。」张华注:「鹭,白鹭也。小不逾大,飞有次序,百官缙绅之象。」 ●元宋旡《上冯集贤》诗:「玉笋晓班联鹭序,紫檀春殿对龙颜。」●雁行:yàn háng ㄧㄢˋ ㄏㄤˊ。原指排列飞行的雁的行列。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
28、殄碎尽,绝:~灭。~歼。●寇仇、寇仇:仇敌。看得象仇人一样。【出处】:《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1]。”
29、前代。《晋书·江统孙楚等传论》:“览其貽 晧 之书,谅曩代之佳笔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固以业光曩代,事华前德矣。”《隋书·许善心传》:“微臣惭於往贤,逢时盛乎曩代。”●徽烈、
宏大、偉大的功業。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詩緝頌,斧藻群言。」
30、载籍、书籍;典籍。《史记·伯夷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 元 揭傒斯 《何先生墓志铭》:“先生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天下载籍,靡不贯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后汉书·班固传》●简编、指书籍。《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帝御文明殿受册徽号,册曰……休徵备载於简编,徽号过持於谦让。" 明·方孝孺《心远轩记》:"穷居则乐之以终身,垂之於简编,岂不诚远矣哉!" 清·顾炎武《谒夫子庙》诗:"宅有丝竹响,壁有简编留。"唐·苏颋《垄上记·玉屐》:" 齐建元中,盗发楚王冢,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
/31、简编、指书籍。《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帝御文明殿受册徽号,册曰……休徵备载於简编,徽号过持於谦让。" 明·方孝孺《心远轩记》:"穷居则乐之以终身,垂之於简编,岂不诚远矣哉!" 清·顾炎武《谒夫子庙》诗:"宅有丝竹响,壁有简编留。"唐·苏颋《垄上记·玉屐》:" 齐建元中,盗发楚王冢,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
32、呈、显出,露出:签、签 qiān1. 旧时官府交给差役拘捕犯人的片状凭证,多用竹、木做成。标识,标签 。签,验也。--《说文》记识曰签。与检略同。--《通俗文》
33、八表、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六〈陶潜·归鸟诗〉~974~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和风不洽,翻翮求心。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34、浃洽 基本解释: 1.普遍沾润。 2.遍及。 3.和谐;融洽。 4.贯通。
35、荒服、称离京师二千到二千五百里的边远地方。亦泛指边远地区。《书·禹贡》:“五百里荒服。” 孔 传:“要服外之五百里,言荒又简略。”《史记·周本纪》:“夷蛮要服,戎翟荒服。” 唐 陈子昂 《白帝城怀古》诗:“荒服仍 周 甸,深山尚 禹 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