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程旭

谈写诗

[复制链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4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词性相同(词性相对、词性对品、词性对称或词性一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4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要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数量词要对数量词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4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其中方位名词“海内”对方位名词“天涯”,动词“存、知”对动词“若、比”,名词“己”对名词“邻”。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其中“黄”与“白”,“翠”与“青”都表颜色,格律非常工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4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梅尧臣《鲁山山行》中的对仗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来分析对仗句(对联)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4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两句诗上看,我们把它们分别分成两个节拍: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上联的“霜落”与下联的“林空”均是主谓结构;上联的“熊升树”与下联的“鹿饮溪”均是主谓宾结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42

主题

50万

回帖

14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核心交流区总版主兼古今诗话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496245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对仗句(对联)的第三个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94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11-6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无止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2 18: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