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曾剑之

鲁迅名联征求版主联友点评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53

回帖

12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292
发表于 2014-5-2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樵山居士 于 2014-5-23 16:00 编辑
曾剑之 发表于 2014-5-22 23:33
抄录鲁迅七律《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出自近代诗人鲁迅的《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赏析
  这是一首人们熟知并传诵的名诗。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极其精当地阐述了诗中这一联的正面意蕴,也画龙点睛地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对于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鲁迅诗中表达的思想无疑很重要。毛主席对这种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是写实,但又不限于写实。当时反动派丢掉东北大片土地,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国民政府躲避敌人威胁.迁都洛阳,一直到这年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迁回,所以讽刺它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里。
  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这两句不仅意义深长而且形象鲜明。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千夫指”的出处,本于《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众。但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说:“今幸无事,可释远念。然而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鲁迅在这里给予新义,这个“千夫”不指群众,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这同《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里的“无奈终输萧艾密”一样,“萧艾密”指敌的众多,跟“千夫”的指敌人的多一致。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所指责的独夫,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毛主席说“‘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是极正确的。

421

主题

387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94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5-23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與胡適之相比,魯迅更像一個心胸狹小,性情乖戾,鬱鬱寡歡的舊式文人。一九三六年十一月魯迅剛去世不久,曾留學法國的蘇雪林女士寫信給蔡元培,勸他不要出面為魯迅治喪,並出語云:魯迅「誠玷辱士林之衣冠敗類,廿五史儒林傳所無之奸惡小人」。為此,胡適之專門寫了一封信去責備蘇雪林。胡適的信說:「魯迅狺狺攻擊我們,其實何損我們一絲一毫?」「凡論一人,總須持平。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魯迅自有他的長處,如他的早年文學作品,如他的小說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有趣的是,胡適之講話心平氣和,持論公允;但他仍然忍不住用了「狺狺」這樣形容狗叫的聲音之詞語來比喻魯迅的攻訐。

作者;傅铿

点评

相嗌无好口。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上什么山唱什么歌。惹引用秦桧的话来看岳飞,岳飞则无地自容。帖子是请方家点评名联,评联为主,旁引适可。希言归正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3 20:18

71

主题

1322

回帖

6642

积分

金牌会员

副首版

Rank: 5Rank: 5

积分
6642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4-5-23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好热闹,我只能继续观看各位高论。

点评

热闹就好。请清版发表高见,推波助澜,勿袖手旁观,只作塘边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3 20:23

1592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成联首席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888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橋 发表于 2014-5-23 16:43
然而與胡適之相比,魯迅更像一個心胸狹小,性情乖戾,鬱鬱寡歡的舊式文人。一九三六年十一月魯迅剛去世不久 ...

相嗌无好口。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上什么山唱什么歌。惹引用秦桧的话来看岳飞,岳飞则无地自容。帖子是请方家点评名联,评联为主,旁引适可。希言归正传。

点评

这十四字应放在讨论区。才对。 曾兄,应从理论观点立足。对鲁迅批评最多是胡适。 那么,要遵从你的「老干」思想去闸释。才是合逻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3 20:30

1592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成联首席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888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清小溪 发表于 2014-5-23 17:22
这里好热闹,我只能继续观看各位高论。

热闹就好。请清版发表高见,推波助澜,勿袖手旁观,只作塘边鹤。

421

主题

387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94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5-23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4-5-23 20:18
相嗌无好口。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上什么山唱什么歌。惹引用秦桧的话来看岳飞,岳飞则无地自容。帖子 ...

这十四字应放在讨论区。才对。

曾兄,应从理论观点立足。对鲁迅批评最多是胡适。
那么,要遵从你的「老干」思想去闸释。才是合逻辑的。

点评

以联论联,应从理论观点立足,各抒已见,作好良性讨论,寻求学术答案。说到做到,方见诚意。我呼吁版主以身作则,以正风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24 06:47

1592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成联首席版主、《诗海探骊》轮值版主和轮值版监

Rank: 8Rank: 8

积分
8881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4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曾剑之 于 2014-5-24 07:24 编辑
草橋 发表于 2014-5-23 20:30
这十四字应放在讨论区。才对。

曾兄,应从理论观点立足。对鲁迅批评最多是胡适。

以联论联,应从理论观点立足,各抒已见,良性讨论,寻求学术答案。说到做到,方见诚意。我呼吁版主以身作则,以正风气。众目睽睽,版主有风范很重要。

17

主题

153

回帖

12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292
发表于 2014-5-2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樵山居士 于 2014-5-24 13:23 编辑

古诗 韩愈《调张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蚂蚁缘老槐,夸之大国,蚍蜉撼大树,谈称何易。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想当施手时,巨刃磨天扬。垠崖划崩豁,乾坤摆雷硠。惟此两夫子,家居率荒凉。帝欲长吟哦,故遣起且僵。剪翎送笼中,使看百鸟翔。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七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我愿生两翼,捕逐出八荒.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腾身跨汗漫,不著织女襄。顾语地上友,经营无太忙。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名篇<调张籍>,从这首诗里就可以看出,韩愈这样的大家对于李杜的推崇如此欣悦太义,泰然处之,是君子之气概也。
发表于 2014-5-2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剑之 发表于 2014-5-23 09:59
楼版说“诗句中的'千夫‘只能作人民群体、群众解释......",只能如此,不作他求,值得商榷。
我认为,鲁迅 ...

“千夫”,应该是“千夫长”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职务,也有叫做“千夫之帅”,享有管辖一千个人的权限。属于中高级官员。鲁迅这里,用的是“千夫指”。“千夫指”,应该是“千夫所指”,这个词的意思是“千人所指”。“千人所指”经常与“千人所指无病而死”关联。而“千夫指”通常理解为一千人(大众)的指责。
发表于 2014-5-24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副对联,如果仔细审视,严格对照楹联的要求,是不够严谨的。如果把这副对联作为对联范本来作为座右铭,未免有失完美。

点评

千夫的千字是个约数,并非指定是一千人,万水千山便是例子。 本联虽然不够工整,但联意深刻,影响深远,无可厚非。不然柳亚子也不会认同。没有内涵的对联,即使很工整,也没有多大意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 20:5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5: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