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65|回复: 39

绝句十六种结尾(二)移情入景,深注感概

[复制链接]

462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5851

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发表于 2015-7-1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毳毳 于 2015-12-23 12:43 编辑

绝句十六种结尾.
(二)移情入景,深注感概
与以景結情稍为不同的另一种结尾手法是移情入景。虽然二者均以自然景色为收結,但写作手法完全不同。前者是写情正浓、势如奔马,忽勒马回首,转以风景入眼,思绪万千。后者则是既写景又写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惜景生,景依情现,诗人融情于景后延长而去。
且看韦庄的《台城》诗: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即是南朝六个政权更替轮番建立的都城旧址。诗人因六朝的兴衰更迭生发往事如梦的历史沧桑伤感,一下笔就把这挥之不去的伤感融入景色之中,“江雨、”“江草”、“啼鸟”幽如梦愁顿生,首联既是景又是情。尾联诗人即移情入景,原本一向被人当作春天正面形象言必称誉的“楊柳”,因诗人的情感指向,遂变成令人厌恶的最最“无情”之物,竟然可以忘却先前的悲痛而无动于衷、无改于颜,依然在蒙蒙細雨中扭动那碧绿的身姿,象当年一样如烟似雾地笼罩着十里长堤,你说可恨不可恨!显然,这种結尾的好处在于:因了诗人的移情,无知的楊柳被人格化,被赋予灵性,而楊柳的无情正反衬人之有情,诗人的无限感概,便溢于诗外。
再看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也是移情入景,将敬亭山人格化,赋予情感。
有趣的是,韦庄是以物之无情衬人之有情,而李白正好相反,是以物之有情衬人之无情。首联似写眼前景,实则通过“鸟”的“飞尽”和“云”的“去闲”把诗人孤独与寂寞之情呈露出来,是景中情、情中景。尾联便以诗人与敬亭山脉脉含情独坐相视的情景收結。敬亭山被赋予灵性之后,得到诗人的喜爱。“相看两不厌”,是说双方均认可对方的人格而乐于作伴。而結句的“只有”两字进一步提升了作伴的親蜜程度,大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之意谓。敬亭山的“有情”反衬了人的“无情”。那么,究竟是世人冷淡了诗人呢,还是诗人压根子就看不起世人?抑或两者均有之?总之,诗人那横遭冷遇、孤独寂寞的情感就这么深注于結句的景物之中,以致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对李白的这首绝句赞叹不己,誉为“传‘独坐’之神”。
唐人绝句中大多善写景又能写情,常常是情与景会,景与情合,情融于景,景立于情,景必实而情可虚,情己浓而景可止,景虽尽而情不尽,此正为移情入景結尾手法的微妙之处。
今人写绝句,这种移情入景、深注感概的结尾技巧,用得最多。这里略举几例。
上海诗人杨逸明有一首《咏白云》绝句,诗曰:
露怪藏奇纵复横,何甘散淡过浮生?
闲来出岫非无意,欲借东风化雨声。
这是一首咏物诗,但作者借刻画白云的多变形态及远大理想抒发自己的胸怀。首句是这种变幻无定、造像神奇的白云形态的描绘:或藏或露,藏有奇姿,露有怪相,飘忽纵横,形影易变。白云的这一情性或许也有诗人自身经历的影子。毕竟诗人经历了“二个三十年”的坎坷,尤其是头个三十年,政治气候多变,自然让那时的人呈现更多的色彩。次句以设问承接,直接把诗人自己的襟怀安在白云身上。第一句是景,第二句是情。也是人格化景物的手法。但又通过“散淡”、“浮”之字眼紧紧扣住云之特性,有了这些字眼才有“不即不离”之效果。第三句蓄势,为结句铺垫。云之“闲”是众目皆睹、人所皆知的,但云之“抱负”便少人能了解,经了诗人这一撩拨,便急切想知道白云有何理想了。结句应当是答案,但诗人没把答案明白说出来,只把答案、把自己的情感注入一种自然景象的势态之中。“借东风化雨声”不是理想的实现而是理想实现的途径,造福人间这才是白云也即诗人自己的远大理想。
这首绝句,作者写云,诗中有景,又有情,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化于物,物借景生,景依情现,最后诗人融情于景,白云与诗人的形象,便显得朴实而可爱。
深圳诗人邹国荣一首《除夕》,结句也用移情入景的手法。其诗曰:
瓮开老酒进三盅,沉醉团圆喜气中。
晚会连台兴难尽,偷燃爆竹入东风。
除夕诗写自家团圆的欢乐气氛,前三句都未见奇趣,毕竟喝酒、看晚会,家家可见之景象,村村都有之情形。而结句“偷燃爆竹入东风”一出,全诗光芒四射,奇趣横生。这是一个滑稽的画面。曾经一段时间,许多城市颁布了禁燃烟花爆竹的法令,深圳尤其严厉。一些市民出自怀旧或想要热闹气氛而偷偷在屋前屋后或楼顶上燃放,这个“偷燃”便带有违法的意味。但这是这个“偷燃”,又与唤醒童心联系在一起,因“偷”而见童趣,因“偷”而生激情,是以此诗便由此一“偷”字添得无穷意趣。此诗前面已把诗人一家人团圆过春节的欢乐情感叙述出来,结句便把欢乐情感移入“偷燃”的场景之中,这一结更让节日的欢乐定格于童心绽放的气氛中。
再引一首笔者的绝句《玉龙雪山6首之一》:
人生难得越巅峰,今在玉龙飘雪中。
放眼寻无春气息,老妻身影入朦胧。
这是笔者的一首旅游诗,其时与妻子游历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时已逾65岁,可以说人生已不再有高峰,是以攀上7769米高的山腰(当天因雪下得大再往上的栈道已被警卫人员封住不给走)时,心情格外兴奋。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尽是厚厚的积雪。因而这首诗既写登山时的快感,又写漫山飘雪的景色,首句是情中有景,次句是景中有情,第三句更是景与情糅合在一起,结句便移情入景。老伴到了4350米处便不敢再往上走,于是留在下面歇息。本来相距不到500米,倘在平时当可以看得清楚,可当时雪下得大,妻子身影朦胧的画面正是大雪纷飞所致。用一个画面一个场景收结,传递的依然是一种攀越巅峰的那种喜悦之情,但比直接说出来更加含蓄委婉而藴含不尽。





发表于 2015-7-2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毳毳辛苦了!{: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3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毳毳老师提供这么好的资料,真是太好了。

点评

咱们还要实战练习,做好准备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3 1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5851

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山挂月 发表于 2015-7-23 19:28
感谢毳毳老师提供这么好的资料,真是太好了。

咱们还要实战练习,做好准备吧。:Z

点评

附议此评向首席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4 21:24
附议此评向首席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4 2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4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鉴赏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29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7-2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毳毳 发表于 2015-7-23 19:40
咱们还要实战练习,做好准备吧。

附议此评向首席学习: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4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鉴赏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29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7-2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毳毳 发表于 2015-7-23 19:40
咱们还要实战练习,做好准备吧。

附议此评向首席学习:D

点评

我也在学,咱们一起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5 0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5851

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行才子 发表于 2015-7-24 21:24
附议此评向首席学习

我也在学,咱们一起学。:share:

点评

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6 0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24

主题

1万

回帖

5万

积分

副首版

辞赋鉴赏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29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5-7-26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毳毳 发表于 2015-7-25 08:55
我也在学,咱们一起学。

:D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5851

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coffee:shar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75851

特别贡献奖元老功臣勋章荣誉管理员奖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5-4 06: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