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 本帖最后由 北戴河 于 2014-5-9 10:08 编辑 [/i]
关于贫与富的问题,各有不同的理解,而斗争则无处不在,文化领域的是非恩怨也很多,各种争吵历来不断,幸亏用诗词不能挣钱,根据文人这种相轻的特性,也活该不能有钱,看看书画界里那种争名夺利的气氛,比菜市场上小贩争夺摊位的矛盾有过之而无不及。李白为什么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为除了物资财富以外,还有精神生活。并不是越富越好,富到一定程度,再往上性价比会越来越小,100元的酒与1000的酒的差别,一万的酒与十万的酒的感觉,不断升高有意思吗? 一个家伙给我留言说,社会主义搞阶级斗争只能贫困,他说的贫困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个别人,个别国家的所谓富裕其实是剥削别人的结果。世界的资源是一定的,如果都开着飞机上下班,石油很快就用完了。按命相学的观点,一个人一生的福气也是平衡的,有的人前半生锦衣玉食,把福气用完了,后半生就穷困潦倒。有的人早年奔波劳苦,可以晚年得福。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普通人也可以过得很愉快,精神方面的需要也与贫富没有绝对的关系,幸福的家庭基本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精神的愉快才是幸福的本意。人在富裕以后再回到社会主义世界观完全是可能的,白求恩就是。白求恩是职业战地医生,在治疗某种疾病的水平上能数到世界前几名,现在的雇佣兵的工资就是一天一万元,一个战地医生肯定还要高几倍,一个月几百万,他根本不差钱,过够了豪华奢侈的生活,他到中国来时已50多岁了,有妻子,关系一般,好像没孩子,这种情况下选择加入共产党,完全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超越自身的阶级地位,摆脱已经过厌倦了的灯红酒绿的世界,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没有低级趣味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他做到了,他不幸牺牲了,但他的理想和事业成功了,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比那种在纸醉金迷的荒唐生活中终老一生的人要价值高得多,白求恩为人民的利益而死,他的死重于泰山,因吃喝玩乐肥胖过渡而死的人,他们的死就轻于鸿毛。共产主义的精神,国际主义的精神,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光辉榜样。自私自利者只是目光短浅的庸俗之辈,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为公者永垂不朽,为私者遗臭万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同样适用左右的争论中,实际上任何一个课题都需要了解反对的声音,比如你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但学好外语,看看外国文学实际更有好处,不然就会死钻牛角。现在许多群里都有不同观点的人在竞相发表意见。一见异议人士就踢的纯左派群和纯右派群已经不多了。温室难养千里马,花盆难栽万年松,大风大浪并不可怕,人类就是从大风大浪里发展起来的。在吵杂的声音中去辨别是非,许多夸夸其谈的人逻辑不通•,任何一本书,找出两处问题,或者本来是有争议的所谓问题,或者个人的不同意见。就说这本书不好还勉强算有道理,进一步夸张,就说这个作者很差,就证据不足了,是人都有可能出错。如果还继续夸张,以此为据说出版界都不好,就是以偏概全。还有人更进一步夸大其词,说这可证明教育界都不好。更是荒唐。还有人更进步夸张说这可以证明整个时代不好,就是荒唐的没边了。每天在这里争论不休的就是这种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