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 皖南廿四节气
安徽/白雪仙子
立 春
十里来游逢立春,一番细雨小村新。
方欣草色溪边绿,还待东风陌上匀。
清淡野蔬山味道,霏微淑气鸟精神。
年年只道城中好,今觉乡园更可亲。
雨 水
连绵喜雨柳条青,湿润东风细草生。
油菜循时抽碧绿,黄莺趁晓弄阴晴。
暖回陌野消残冻,春到人间动早耕。
山水迷朦村路滑,林蛙指日共溪声。
惊 蛰
节临惊蛰一声雷,翻觉东风带雨来。
檐下寒轻巢待暖,池边绿动燕初回。
几家农事耕犁备,三月乡村布谷催。
已是岭南春浪起,小园明日碧桃开。
春 分
春山如黛雨如纱,紫燕穿帘入旧家。
桥影渡人桃水绿,蝶衣带露柳丝斜。
小村寻处无闲客,青杏窥时有落霞。
节令今年偏是晚,晓莺啼翠到天涯。
清 明
故园依旧草青青,杜宇啼春不肯停。
竹杖沾泥追紫蝶,山风遣梦到神灵。
水流花落应无语,物换人迁或有铭。
去处芳菲纷似绣,小村绿抱卧清宁。
谷 雨
拂面轻风绿锦围,车行十里白云飞。
小村问路门犹闭,野岭采茶人未归。
山壑高低春郁郁,桑田南北水依依。
不知何处鹃声急,但见牛鞭垄上挥。
立 夏
眠云春事渐无踪,草木葱茏煦煦风。
鸟唱村头槐蕊白,雨来山下石榴红。
菜花方落结香籽,豌豆正鲜馋小童。
留守乡园多老幼,水田漠漠望飞鸿。
小 满
拾取风光路两旁,杨花扑面玉兰香。
天晴油菜忙收籽,水满田畴好插秧。
新竹秀颀群鸟沸,老墙斑驳紫藤长。
农家小院无人影,一树枇杷半树黄。
芒 种
风舞秧田千顷碧,清溪绕舍树生凉。
桃枝夏实酬春雨,荷叶蛙声绿水塘。
潮涨江河鱼有味,山浮岚翠果盈香。
今年蚕茧犹低价,何处丝绸织锦裳。
夏 至
湖光竹影近人家,望里烟芜枕落霞。
长棹点波穿菡萏,轻风拥翠舞茅花。
夜听窗外芭蕉雨,书对庭前云雾茶。
梅子青青诗亦好,江南有梦在山崖。
小 暑
又是江南入伏天,蜻蜓立处暗香传。
古溪村远西瓜好,秀里山深玉米鲜。
风动蛙声移枕上,雨分暑气到窗前。
农家况味谁能识,一簟清凉抱梦眠。
大 暑
清凉独向碧湖寻,树影婆娑夏夜深。
水面回风消暑气,月边徐步涤烦襟。
银波点点听鱼跃,玉盏幽幽和露斟。
寥落星河一吟望,情怀犹似少年心。
立 秋
风雨当窗暑气收,微茫之际水横流。
海葵肆虐来天地,枝叶飘飞转夏秋。
炎火又生洪兽患,嘉禾难与孽龙谋。
沉吟不忍悲时节,晚岱苍烟入树浮。
处 暑
渐觉西风向晚凉,蛩鸣四野树苍苍。
藏阴庭架垂清露,窥月瓜藤过短墙。
落叶声多凝听雨,荷池影碎暗流香。
又逢七夕看牛女,天上人间别恨长。
白 露
弥空瀼瀼泛微凉,欲曙平湖敛素裳。
远浦寒星初皙皙,小桥葭苇复苍苍。
千山草木风声紧,一棹秋波雁影长。
白露为霜多叹息,伊人宛在水中央。
秋 分
秋分未觉雨添寒,蝶叶轻盈落井栏。
雁渡碧潭留晚照,风吹金色染层峦。
桂花成酿村庐醉,稻谷归仓百姓安。
浮转流光深有韵,不随物我作悲欢。
寒 露
秋阳杲杲露珠莹,初洗晨光寒气生。
江水自澄流影瘦,云林长落数峰清。
难留故梦随衡雁,已报西风到菊英。
应恨梧桐时滴冷,人心物态若为情。
霜 降
菊花采采玉盈簪,水接长天共蔚蓝。
雁字书时牵梦远,枫笺拾处觉秋酣。
虽惊尘世霜风苦,犹喜重阳诗酒甘。
清气烟光深染就,岁寒情味著江南。
立 冬
襟怀洒落又如何,回首风烟逐逝波。
云外青山寒气重,阶前黄菊露痕多。
枫红未尽诗先瘦,雁字待传秋已过。
但许冬来酒添暖,年光不必叹蹉跎。
小 雪
云气深深天欲雪,书斋坐冷未忘诗。
荒寒暮色人归早,寂寞乡心鸟去迟。
石径风过数残叶,菊园梦老理霜丝。
冬来素笔何堪系,除却梅花不可期。
大 雪
飞花未见朔风寒,凋尽隆冬暮色残。
渔网已收烟水岸,冻云漫卷白蘋滩。
春秋有序流光促,霜雪无情行路难。
儿女异乡何以问,生涯珍重且加餐。
冬 至
年深休叹俗尘喧,风雨行人过远村。
昨夜飞花山顶白,今晨闭户火炉温。
寒欺三九冬无梦,律启一阳春有痕。
末日传言终得破,羲和依旧转乾坤。
小 寒
冬来物事任孤清,别是多情知物情。
开户犹欣山岭白,临风喜见腊梅横。
浅深脚印谁行早,忙碌年关雪舞轻。
许我红炉约同醉,寒香兑入品琼英。
大 寒
冬雪开晴日转新,江南岁尽欲回春。
云边雁足捎归信,腊里霜风抖旧尘。
梅蕊寒时香愈砌,亲情融处酒弥醇。
年来事业从头数,家有桑田不算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