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01|回复: 9

所有香港人都會背頌的一對聯也不是工對,是否不應該為...

[复制链接]

16

主题

57

回帖

8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8
发表于 2014-5-4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平 于 2014-5-4 07:44 编辑


所有香港人都會背頌的一對聯也不是工對,是否不應該為律害意呢?

跑馬地天主教墳場正門刻有:

今夕吾軀歸故土
他朝君體也相同


觀天下書未遍,不敢妄下雌黃。
发表于 2014-5-4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句,作为对联,还不能算是上品。而且,最后的“故土”与“相同”也不对仗。

点评

此联平仄合律,对仗:也相同与歸故土不对。还不如;作同乡。  发表于 2014-5-4 12:35

16

主题

57

回帖

8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8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楚!{:soso_e189:}
觀天下書未遍,不敢妄下雌黃。

421

主题

387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94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5-4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蘋果日報副刊作者「陳錫波」先生,對香港跑馬地天主墳埸一對聯作出了一番注釋,從平仄到對偶存在疑問,在此,本着好奇之心,請諸君共同研究。

「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

此聯是1918年2月26日一埸大火燒死了六百余人,一名神父為悼念罹難者撰寫了此聯。
此聯是由查理大帝的拉丁文詩句譯成。
「旅人,你與我當年一般,而你終有一天也會成我這模樣」

陳錫波先生欲改成;
「今日吾身先獨往;他朝爾輩亦同歸」

錫波自述;平仄格調不變,與原聯一樣。

我認為;前聯平仄不合,意境超脫。
後聯平仄合格,意境平庸。

「陈显兵文章」

苹果日报专栏作者文章

蘋果樹下:天主教墳場那副對聯
香港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大門外刻有一副對聯:「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此聯歷史悠久,歷來為坊間茶餘酒後談資。說到該墳場者多提及此聯,甚至有說墳場乃因聯而名。最近,於公共圖書館的對聯講座中,有聽者「點唱」,欲我予以評說。
對聯有兩個基本要求,講究平仄與對偶。平仄格式,原是唐代格律詩聲律的講究。對聯不同於一般的對偶句,獨立形式的對聯脫胎自律詩中要求對仗的聯,因此,一般正格的七字聯依律詩頷聯、頸聯的格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墳場那副對聯(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中規中矩。值得商榷者乃其對偶。
對偶,是中國文學的一種修辭方法,是語法結構相同而並列的兩個句子、短語、詞組或單詞,其義對稱、對應、對比、對立、相連或相因。對偶用於詩詞對聯,稱為對仗,有更嚴格的要求。此聯上下句前四字,「今夕吾軀」對「他朝君體」,看來還算對稱。然而,「吾軀」之「軀」與「君體」之「體」,意太近,太黏,《說文解字》曰,「軀,體也。」原來就是同義詞。於對仗而言,縱非大忌,也是大疵。更有甚者,是其尾三字「歸故土」與「也相同」,「歸」是動詞而「也」是副詞;雖然「故土」和「相同」兩個雙音詞都是偏正結構,但是「故土」的中心詞是「土」,名詞,「故」是定語;而「相同」的中心詞是「同」,動詞,「相」是狀語。「歸故土」與「也相同」各字詞性不同,結構相差甚遠,實在「對不起」。
據說1918年2月26日火燒馬棚,即跑馬地馬場內發生香港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火災,六百餘人喪生,一名神父因此為悼念罹難者而撰寫了此聯。另有一說,研究香港教區歷史的學者夏其龍神父認為,聯文乃由查理大帝老師的拉丁文詩句譯成,意為「旅人,你與我當年一般,而你終有一天也會成我這模樣。」然而,不管是神父所撰也好,拉丁文詩句所譯也好,既然採用中國傳統文學對聯的樣式,就要符合對聯的規矩,否則因其形似是而非,就難免誤人。
聽者問,是否可以改一改,以合對聯格律要求?不惴淺薄,不泥於翻譯出來的拉丁文之意,也不問是否為悼念罹難者而作,唯參照已流傳多年的這副中文對聯,略改數字以為一得之愚:「今日吾身先獨往;他朝爾輩亦同歸。」平仄格式不變,與原聯一樣。往者,佛家講往生極樂,天主教當然講上歸天國。「吾身先獨往」,帶幾分「乘風歸去」的瀟灑,少一點「歸故土」的無奈。「他朝爾輩亦同歸」,不是「相同」「歸故土」,而是相同「歸天國」,此乃教徒希望的人生歸宿,主內弟兄姐妹當可重聚於上主之家矣。



讀了陳錫波先生的文章,我個人意見基本同意其見解。

陈耀南教授文章

   中外古今,有才無才,最都不免一死,似乎千百度的眾尋他,尋到尋不到,回首不回首,卻沒有分別。開頭不久我們提到:下個月的後天就是清明,多年來我常提到一副香港人熟悉的墳場那副對聯,對偶既不工,主意又不好,面對公眾樹立的文字,應該宣達福音訊息,可惜卻是不盡不實—香港跑馬地馬會大厦對着黃泥涌道另一邊的天主教墳場門口,幾十年來那副石刻的東西:
「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
說它是「東西」,沒有錯:似乎是門聯吧?「歸故土」與「也相同」根本並不對偶,語法結構並不相同,不合對聯的基本規則。以意思而言,就更糟糕,只不過是說:「現在我死了﹐不久你也一樣」—只有跡近恐嚇、咒詛的提醒,沒有安慰、呼召與啓示,放在墓地(甚至亂葬崗)不論甚麼信仰的都可以,完全沒有《聖經》的特別訊息,不明白那些神父修女,懂不懂中文,當初為什麼「收貨」。
比較一下香港仔薄扶林基督教墳場(以前瑪麗醫院對面那個小墳場也有)那副大門參道的對聯吧(希望如今仍然存在):
    天詔頒來咸返其本  靈魂歸去長依厥親
「詔」就是聖旨;「厥」等於「其」,就是「他的」上帝的旨意來到,從塵土生的復歸於塵土,神是萬有之本,播種的是神,收取的也是神,神的是應當稱頌的。土歸於土,靈歸於靈,因信稱義的靈魂,就以兒子的位分,回歸天父的懷抱——看﹗寥寥十六個字,宣達了福音的精意。死亡不再可怕可悲,因為只是歸回根本;只要信仰,就有希望,就永享上帝的大愛,這不基督教特有的,關乎生命的訊息嗎?

澳洲简燕棣文章
平情而論,經陳先生改過的門聯,四平八穩用意甚佳,但就是缺少了擊中要害的力量,原作直話直說直指人心一睇就有共鳴,這種小心眼大題目,格律有時顯得多餘。對於我這個下里巴人,讀此門聯勝於讀《恨賦》啊!

可能太剌目了,尤其是與耶教宣揚永生的信念正面衝突,故此宗教人士如陳教授極其不滿。我不反對宗教,短暫人生大抵是需要安慰來對抗恐懼的,我們要聽美言,要抱希望,這就是宗教意義所在,但我不明白為什麽以克服恐怖為目的的西方宗教氛圍下,歷史上却產生出那麽多因恐怖而起的不寬容。

沒有宗教信仰,也許可以向哲學尋求解脫門徑吧?台灣學者傅佩榮說:

『哲學讀通之後,你跟一般人完全站在同樣的立足點上,但是,你看得更清楚,這一點十分重要。自古以來,有幾個人真正看得清楚?大多數人到了死亡那一剎那,才會發現:「唉呀,現在我才了解。」但是來不及了。讀哲學的好處就是讓你在活着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你在死亡的剎那要面對的是什麼問題。所以在古代希臘哲人說過:「哲學是練習死亡。」讀哲學的人喜歡把死亡問題拉到眼前來看,也就是說,假如我現在面對死亡無所逃避的時候,要如何面對或安排我的生命?碰到這個問題時,你要如何使你的思考比較精密,對各種問題的掌握比較精確,這就是哲學訓練的好處。』

421

主题

387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94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5-4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陈显兵(草橋)在外網收集一些文章,供諸君一讀。

16

主题

57

回帖

8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8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千平 于 2014-5-4 10:49 编辑

謝謝草橋先生提供資料參考討論。楹聯要求絕對的律句,無可否認「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犯有平仄、合掌等技術性問題。然而,就是通俗順口卻達到傳頌警世的效果。反映出原作者神父參透天主教真義,不自困於耶穌聖母繭中,達到頓悟竟界。

点评

平兄好。 仅仅十四个字,有宗教信仰人士,总在争论不止,这就是文学艺术普世价值。 尽管学者们要推翻这对子,华竟,早已深入民心,尽管怎样挑剔,人们喜欢就是喜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4 13:57
觀天下書未遍,不敢妄下雌黃。

421

主题

3874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贵宾

Rank: 5Rank: 5

积分
19414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4-5-4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平 发表于 2014-5-4 07:26
謝謝草橋先生提供資料參考討論。楹聯要求絕對的律句,無可否認「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犯有平 ...

平兄好。

仅仅十四个字,有宗教信仰人士,总在争论不止,这就是文学艺术普世价值。
尽管学者们要推翻这对子,华竟,早已深入民心,尽管怎样挑剔,人们喜欢就是喜欢。

点评

絕對同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5-4 14:23

16

主题

57

回帖

8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8
 楼主| 发表于 2014-5-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橋 发表于 2014-5-4 13:57
平兄好。

仅仅十四个字,有宗教信仰人士,总在争论不止,这就是文学艺术普世价值。

絕對同意!:strong:
觀天下書未遍,不敢妄下雌黃。

276

主题

2576

回帖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11351
发表于 2014-5-5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紫鈿花の子 于 2014-5-6 17:07 编辑

蕭索乎?是夕吾歸故土焉;
同途也,他朝爾創新生矣!

将旧联添改数字,不失其义但更合乎对联对仗格律。「萧然独去」洒脱、「同途相遇」喜悦、「创新生命」天主教教义中,好人死后会重生,由天使接引到天堂永享福荫,幸福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1 05: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