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8|回复: 2

转【四海论诗】区各版汇总后请在这主题下跟帖投稿

[复制链接]

2058

主题

23万

回帖

61万

积分

管理员

论坛副站长兼四海论诗区总版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11846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6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眉月 于 2022-11-9 16:31 编辑

【评点诗词】投诗词点评,每位版主点评三首。【诗词理论】版主投2000字内诗词论文一篇。【古今诗话】投2000字内自创诗话一篇。长期不打理者请别投。少打理者录入时少用。兼职版主可到主版投稿。每位投稿版主姓名后请加括号写上论坛注册名便于编审核对。每版投稿请录下作者论坛名、姓名、邮编、地址、手机号附投稿作品下,或一起另发赵淑娴副站长收整寄书。   
    请各版第一首席版主将本版投稿作品按要求审核汇总做一帖跟帖发这主题下。


排版格式如下:

南山牧场
作者:听雨斋
西南名胜地,峰峻可扪天。
牧放云山上,园开锦画间。
春风生碧浪,秋雨润酥鲜。
莫道深闺僻,芳声动市喧。
    【赵淑娴评】起句点题,指出牧场的所在,中两联描写牧场景色,通过春风秋雨的进一步渲染,突出高山牧场的辽阔和美好。尾联收束全诗,说明虽然牧场在深山,但是各种美好的声音不亚于喧闹的城市。有声有色,清新明快,章法自然。

为什么读诗
刘相法
      中国是个重视诗的国度。古人甚至把《诗》作为经书,成为诗教。孔子有两个重要表达:一,“不学诗,无以言”。大家讲究风雅的谈吐,如果你不能够风雅,就无法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无法把自己的主张宣扬出去。二,“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孔安国注:“兴,引譬连类。”朱熹注:“感发意志。”就是说诗是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观”,郑玄注:“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考见得失”,就是说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此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群”,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就是说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提高修养;“怨”,孔安国注:“怨刺上政。”就是说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用通俗的话说,“兴”,指诗歌的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感发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活动,在感情的涌动中获得审美享受。“观”,是说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状态。“群”,是指诗歌可以使社会人群交流思想感情,统一认识,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怨”,是强调诗歌可以表达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不满与批判。迩,是近。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我们今天读诗,不是为了时髦跟风。一是有历史意义。即传承古典文化。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优秀遗产,我们要继承发扬。二是有现实意义。表达对现实的看法,或赞扬真善美,或针砭时弊,发挥一种宣传舆论的功能。三是净化自我。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超脱一些,摆脱名利的羁绊,让自己心灵升华。在“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里感受春天的蓬勃生机;在“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里体悟夏日的宁静;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抒发对故乡淡淡的思念;在“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享受一份闲适。可见,读诗,不只是一种文化熏陶,更是一种情致的追求。



3万

主题

108万

回帖

309万

积分

分区版主

楹联专区总版主兼联论联话首席版主和长江文苑区总顾问

Rank: 8Rank: 8

积分
3093991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1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的诗词理念和公式:
                                           郝振清

诗词的功夫尽管有千言万语,但,却可凝缩为最简练的秘诀,这就是,在境界的前提下——达意,灵奇,思味,三者缺一不可,三者关系更不可颠倒,否则,要么是诗意平平,要么是诗意费解。

诗词的韵脚,毕竟是写给今人来读的,有时候,虽然在同一韵部,但是韵母不同的字,最好不同时用。如:【四支】的之、龟、悲。

诗贵别趣,意忌直出!

景以情见,物由志显!

诗贵于创新,而不是一味地嚼别人的馍!自己的馍同样不可嚼!!

诗词就是意境建筑的乐章。

反对以议论、雕琢为诗 —— 诗词不是数理演讲台,更不是专业美容店。

以清空、淡远为上 —— 恰似雨后听新山,微云步野天。

情结还是景结,应视意境定夺。

诗人灵感的蹦出,只献给有缘的人。

“字眼”如明眸,不可安错了位置。

心奔立体景,笔抒立体情。

诗词——是律动的歌舞。

景结——美在情感留白。

情结——美在情感升华。

起承转结不是百货商店。

意境因意象之美而美。

境界因意象之高而高。

王国维提出的“三秀”:

句秀“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骨秀“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神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提出一个“三壮”:

句壮“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骨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神壮“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启承,就是刻意培养读者的惯性思维。

转,就是刻意地打断读者的惯性思维。

结,就是着意含蓄地扣住主题的思维。

句眼应放在转句处,字眼应放在结句处 。

意境,就是意象的有机总和。

境界,就是意境的更高诗境。

有意无象无以寄托。

有象无意无以含情。

意境源于意象而高于意象。

境界源于意境而高于意境。

结的更需别具洞天,传意明白无误。

起承应如金钟挂空,

转句应如金钟突敲。

结句应如钟敲嘎止。

传情明眸不可直,

传意字眼贵在蕴。

起承应如金钟挂空,

转句应如金钟突敲。

结句应如钟敲嘎止。

运字,贵在高度凝练,妙在合理夸张,含蓄却又明白无误,这才是笔功。

起承于情感引导,

转结于意境共鸣。

不著直字,尽得风流。

用语不必太深,景中传情已足矣。

诗词的收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处,讲究“熟悉陌生感”。

和诗应是和作者的原主题、原内容。既:题和,意和,韵和。

袁枚大师有一句名言,“一段意思,尽在收笔”,前三句,朗朗上口,明白如话,关键是最后一句,这就是诗家必备的基本功。因为,诗味就是思味。

诗词如果加了注脚,会令诗味大减的。

诗词的达意,永远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修辞的技巧。

善道情感者,必善收意境。

应善于在常见物象中,发现与表达不平常的情感。

收笔的魅力,就在于情感“迎风半户开”。

收笔美在翻案出新,令人眼前一亮。

转结贵在常见题材,有自己的风格,

绝句转意功夫往往在第三句;律诗转意功夫往往在第五句。

诗词,以最熟悉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善道景者,往往善于情结。善道情者,往往善于景结。

诗词的魅力,就在于漂亮

的转结。

以下是我自悟的简单实用的诗词公式:



                    起——含情布景(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      



                    承——含情布景(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   



                    转——布景抒情 (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      



                    合——布景抒情(偏正结构)


[**********

    自悟的诗词公式:

①宗旨——诗言志。

②公理——围绕主题布景抒情。

③公式——

     (句中 句间)×偏正=达意。



     [(句中 句间)×偏正]×修辞=达意 灵奇。



     {[(句中 句间)×偏正]×修辞} (收笔)×留白=达意 灵奇 韵味。

④起、承(含情)偏正式布景;转、结(布景)偏正式抒情。

⑤准则——达意永远第一位,其次,才是修辞的技巧。二者不可颠倒!

⑥要点—— 一首诗词就是一个主题情感;一段情感尽在收笔。

⑦婉约式定理——达意、灵奇、韵味。缺一不可,不可颠倒。

⑧豪放式定理——达意、空间、气势。缺一不可,不可颠倒。

⑨手法——起、承、转中情感伏笔。结句中情感留白。

⑩诗词——就是一首有韵律美的一段意思。

⑩①豪放情感可以直白收笔。婉约情感却是应当留白收笔。

⑩②收笔以熟悉陌生手法为妙。

⑩③句中、句间偏正式布局抒怀。

⑩④诗词公式口诀~景、情句内句外偏正布局;情结、景结各自灵活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7: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