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诗词理论] 由杜诗评点看刘熙载的诗学理论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杜诗韩文, 这几乎成了唐代诗歌、 散文最高成就的代称。杜甫、 韩愈两位大文学家成就的取得固然有各自的诸多因 素, 但重视语言的锤炼和创新无疑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熙载的不凡之处是他的深层理解, 他说:“所谓陈言者, 非必剿袭古人 之说以为已有也, 只识见议论落于凡近, 未能高出一头,深入一境, 自‘结撰至思' 者观之, 皆陈言也。” “陈言务去” 不仅指语言的能指层面, 而且深入到语言的所指层面。这不仅深化了杜甫、韩愈语言革新的实际内涵, 也为后人的语言创新树立了新的准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健而兼虚浑” 是他对杜诗进行新的审视而概括出的总体风格特征。刘熙载认为, 江西诗派各家学习杜诗只近于雄健的一面,而与虚浑的一面相差远矣。这里所说的 “雄健而兼虚浑” 的风格特征, 简而言之, 就是雄浑的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说“沉郁顿挫” 也是杜诗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就总体而论, 惟有以“雄健而兼虚浑” 来概括杜诗的总体风格, 才能笼罩杜诗 “地负海涵, 包罗万汇”的伟大成就,才能更为准确地揭示出其深厚的美学意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杜诗历来以精工凝练著称,而刘熙载评杜诗更欣赏其本色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熙载在审视杜诗艺术特质的同时, 还重视对 杜诗艺术本源的透析。对杜诗艺术本源的透析, 主要是从杜甫艺术素养的形成方面进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熙载在前人评杜的基础上,对杜甫艺术素养的形成又作了更进一层的开掘。他说: “杜诗高、大、深, 俱不可及。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涵茹到人所不能涵茹, 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 为深。” 刘熙载的这段评语, 首先有两个关键词的词义须准确把握, 即 “吐弃”与“涵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涵茹”即“包涵茹纳”, 为兼收并蓄、含英咀华之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深”, 即指杜甫在颠沛流 离、备尝艰辛的困苦中所形成的九曲愁肠、委婉深情, 并在“吐弃”、“涵茹”的基础上所达到的曲折含蓄、 “变化开阖, 出奇无穷”的艺术表现境界。这里刘熙载高度精炼地概括了杜甫学识之高、 学养之厚、 诗艺之精, 是对杜甫艺术素养的全面评说。尤为值得称道的是, 以前论者大多注意杜甫艺 术素养形成中继承前人传统的一面, 刘熙载则指出杜甫在广泛汲取前人艺术成果的过程中继承与扬弃兼行, 并以此来丰富充实自己之艺术素养的另外一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熙载对杜诗艺术本源的阐释, 既有宏观的把握, 也有微观的 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