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诗词理论] 词体的唐宋之辨:一个被冷落的词学论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词体唐宋之辨的讨论无论在数量还是深度上都远不及诗歌的唐宋之辨,这与词的地位不如诗歌,词论亦远不及诗论发达有关,也与唐词尚未充分发展,在作者和作品数量以及整体成就上不如宋词,不像唐诗和宋诗那样接近有一定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中“唐音”产生于与南朝特别是宫体诗相似的社会环境中。因此也具有了与宫体诗相似的唯情唯美的倾向;并且,由于燕乐这种新的音乐形式的制约,其唯情唯美的倾向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唐五代词以动荡为美、以柔弱为美的总体风格。而“宋调”相对于“唐音”而言,则具有义归雅颂、语有寄托、节制哀乐、哲思化倾向以及传统辞章的历史整合五个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由于“惟在兴趣”,故其艺术风貌自然浑成,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宋诗是“自出己意以为诗”,因此讲究法度,刻意雕琢,虽工巧而缺乏浑厚气象,“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一,从表现内容来看,唐词以“情”为主,宋词以“意”为主。所谓“情”,指的是先天所禀、自然而生的“性情”,是非理性的情感情绪,在词中它又主要表现为男女之情;而“意”,则指的是经过了后天修养、理性思考和精心设计而呈现的某种较为清楚的意识、意志或情感,它虽然也可以是男女之情,但这男女之情中常常融合了作者的身世之感或是其他的寓意寄托,在表现的方式上也往往比较理性、克制,符合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道德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二,从艺术技巧来看,唐词多以自然胜,宋词多以人工胜。唐诗具自然之美,而唐词同样也具有这个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流高格调”,与词论中所言的“唐人风致”一样,指的都是一种自然浑成之美。词发展到北宋,随着慢词的渐盛,人工雕琢的技巧亦逐渐多了起来。至靖康之后,讲究人工技巧更逐渐成为一种明显的风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何种文艺,其在初期,莫不出乎自然,本无所谓法。渐进则法立,更进则法密。文学技术日进,人工遂多于自然矣。词之进展,亦不外此轨辙。唐五代小令,为词之初期,故花间、后主、正中之词,均自然多于人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屯田出而词法立,清真出而词法密,词风为之丕变。如东坡之纯任自然者,殆不多见矣。南宋以降,慢词作法,穷极工巧。稼轩虽接武东坡,而词之组织结构,有极精者,则非纯任自然矣。梅溪、梦窗,远绍清真,碧山、玉田,近宗白石,词法之密,均臻绝顶。宋词自此,殆纯乎人工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三,从语言风格来看,唐词较为含蓄婉转,宋词较为发露生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4-1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浅白而情味深长,比较含蓄婉转,这也就是李之仪在《跋吴师道小词》中所称许的“韵”。与唐词相比,柳永的“铺叙展衍,备足无余”,张先的“才不足而情有余”,即显示出语言风格发露直接、较为生硬的特点,而苏轼、辛弃疾等人在这方面就表现得更为明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