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朱熹思想与佛老关系研究述论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为朱熹所指的道教包括道家,同时涉及方士方术、黄老道以及后来的张陵五斗米道等,老、庄、列、 杨等先秦人物都被朱熹明确纳入道教体系,在时间上以老、杨、列、庄为序,并对老、庄思想进行了明确区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对道家道教有所批评,但并不妨碍他“为我所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主要表现在:朱熹广泛结交道人,直接参与道教活动;对导引之术也有所研究;潜心钻研过道家典籍,对老庄列子以来及诸经律法术撰著烂熟于胸;整理道教典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太极解义》中,朱熹从本体论角度阐发理气关系,对理气先后,理气动静,理与气之同异诸问题作了深刻论述,对源于道家的宇宙生成模式作了更为广阔的修正和重建,其对道教思想的吸收是明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与道教的因缘对他的诗歌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慕道山栖、离绝尘累的道门宗风使其早期诗歌表现出雅尚隐逸的世外高情,热烈的道教情感给他的诗歌染上了浪漫的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朱熹的哲学思想是继承和发挥周敦颐、邵雍等理学家的自然哲学思想的精华,并且吸取道教、道家思想而形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考异》一文中反映了朱熹关注道教、道家思想的研究,其主要目的不在于修道成仙,追求长寿,而主要在于汲取道教、道家思想,构建自己的理学思想体系, 达到个人修养乃至关注社会治乱的境界,意在借道兴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理本论上,朱熹借助于老子的“道”将先秦表征法则或规律的“理”提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在宇宙生成论上,他的“理——气—— 物”,与老子和《淮南子》的生成模式相似;在动静观上援用了老子“归根日静”思想;在修养论上,他将“收敛身心”,“以静养动”、“惩忿窒欲”等作为“持敬”的涵养工夫,表现了对道家的“主静”说和道教的“守静去欲”说的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6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朱熹思想与道教思想有相通相同之处 , 所以 , 他的人格和学识得到了道教人士的推崇 , 其思想得到了道教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并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宋末之后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 朱熹哲学吸收了道教思想而又超越于其上并在宋末之后逐步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 是后期道教逐步趋于衰落的原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6: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