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宋之问诗歌艺术接受述论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典丽、精工、整严,这是明清诗评家对宋之问诗歌风格的概括。最早确立了初唐“高华典重”说的是高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胡应麟对初、盛唐五言律诗的风格进行了分类,将宋之问诗归为“典丽精工”类。胡氏认为苏颞、李峤诗不及沈、宋诗严整;翁氏认为沈、宋应制诸作不仅精工。而且明显少了“六朝风度”,——骈俪有余而声韵不够工稳的诗风,可为后来试帖诗的典范。可见,胡、翁认为宋诗的“平正典重”、“赡丽精严”似乎达到    对于宋之问诗歌风格典重精严的原因,明清诗评家们也进行了探讨。高楝认为宋之问诗歌高华典重是应制使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乔肯定了宋之问诗歌高华典重的风格与应制有着重要关系,但同时他亦认为作家诗歌典重风格的形成还与其他因素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世贞以格调为中心,从才思来谈格调,触及诗歌艺术境界,呈现出诗歌新论的色彩,开创了诗歌批评新局面。胡应麟继王世贞之后,极力主张“格调说”,并以诗话著引的方式阐释其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氏认为宋之问诗歌格清、调清、思清,尤以格胜,相较于初唐“四杰”,宋诗则更显流宕,更为灵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6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1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氏认为,较之沈俭期,宋之问律诗的声韵更加工稳,音调更为流利,这是对沈、宋诗歌特点评判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许学夷亦认为,倘要比较宋、沈七言古诗,则“沈气为促,宋实胜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4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