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留得枯荷听雨声——苏辙晚年诗歌心解

[复制链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辙诗歌创作历来风格清淡、格律工细,看似平易,实则蕴藏深“意”,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述其实正是其成熟诗风的表现。退隐后的苏辙在他的诗歌作品中依然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蕴涵着对当时社会政治透辟的见解和深度的理性思考,超越了传统农事诗题材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这正是苏辙此类农事诗的意义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诗歌内容上来说,苏辙此类的诗歌是他晚年实际生活的真实体验,字里行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对农民十分真淳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的诗歌创作似乎也是在模仿《春秋》以年月日系事的体例,将自己晚年的每一次重要经历以及思想变化的重要阶段,均以史的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就是诗的世界的展开过程与生命延续过程的高度一致性。”不论是对风、雷、雨、雪、霜、星、月等自然现象的静观默察或春秋笔法,还是有关居室、庭院、松、柏、竹、兰等平居生活的写照或内心世界的隐喻,苏辙将自己晚年的日常生活和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诗歌里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立体化呈现,以此来营造他的诗世界,体现了所属时代的文化精英勇于担当的社会良知与宠辱不惊的精神风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政治气节的崇尚和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仍然是晚年苏辙的人生追求,但除此之外,苏辙还在思考着比政治更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遗老’二字,凝聚着苏辙的一生苦涩,可以作两面观: 一是被遗忘的老人,二是以遗忘表示出的心如止水的绝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结合苏辙的《待月轩记》,可知整首诗表现出了苏辙这位文学家、政治家在历经人生坎坷后对儒家经典命题“性命”之说的探索与思考。苏辙认为“性”是不变的,发生变化的是“性”所寄托的“身体”,这就如同日与月的关系,人应该如月亮一样,虽有阴晴圆缺,但也要尽人事而顺天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退隐之后的苏辙并不想做超然出世的达者,对于他所处的时代,始终不能漠然忘怀。用舍穷达与人生价值的实现无关,“‘内圣’不是‘外王’的准备阶段,而是其本身就是人生终极价值的实现。学而优并不为仕,为的是个体生命的内在超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2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2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2-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辙的思想体系是以儒家为主,同时又会通三教。“就儒家学术的内在逻辑来说,如果‘外王’之路不通,人们自然要在‘内圣’之途寻找出路了。”晚年的苏辙始终随缘自适、旷达乐观,立功不成,则努力立德、立言,在困境中仍孜孜不倦地思考着历史、感悟着人生、经历着王朝的盛衰、寻找着生命的价值,展现着个体生命的内在超越: 用舍穷达无关乎人生价值的实现,“进亦忧,退亦忧”,“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 。“北宋士大夫心态从‘先忧后乐’到‘箪食瓢饮’的内在转向,在苏辙的身上表现得极为典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