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9-11-2 00:22 编辑
创作之前先立意只是通常的创作规律,但是,我们在创作时总有一个触发点,有时不一定是先有了想法(所谓的立意),然后才开始选材构思进而创作。有时是偶然间看见某种生活事物后才想着要把它写出来,开始并没有明确的立意,只是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调整自己的思维,最后写出来的作品的主旨是自己之前并没有明确的。愚以为,第二种更可能容易出精品,因为没有先确定主旨的情况下,思维是开放的状态,可以随时调整变化,灵活而机动。设若早就先确定了主旨,实际上就已经使得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导向的引导,就好像先设好了模式,只要按模式写下去就可以,这样的作品会缺乏灵动感。比如在夜晚想写一首怀念曾经的爱情的作品,那么,在创作过程中自然摒弃了其他主题写进作品的可能性,于是,在选择意象、事象、物象的时候自然会排除不太适合怀念爱情的外在事物,也就是说可供创作者选择的空间就狭窄了很多,这样是不利于创作的开展。所以,愚倒是觉得,在创作时先不要给自己设置所谓的“立意”局限,而是想写就随意些,创作中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在过程中逐渐明确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古人提倡的“兴”实际上就是这种创作方式的体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