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0-1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律诗上下句双用韵者第一句,第三、五、七句押一仄韵,第二句第四、第六句押一平韵。唐章碣有此体,不足为法,谩列于此,以备其体耳。又有四句平入之体,四句仄入之体;无关诗道,今皆不取。
有辘轳韵者双入双出。
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有古诗一韵两用者文选曹子建美女篇用两“虽”字;谢康乐述祖德诗用两“人”字,其后多有之。
有古诗一韵三用者文选任升哭范仆射诗三用“情”字也。
有古诗三韵六七用者古焦仲卿妻诗是也。
有古诗重用二十许韵者焦仲卿妻诗是也。
有古诗旁取六七许韵者韩退之此日足可惜篇是也:凡杂用东、冬、江、阳、庚、青六韵。欧阳公谓退之遇宽韵则故旁入他韵,非也。此乃用古韵耳,于焦(○沧浪诗话作集”)韵自见之。
有古诗全不押韵者古采莲曲是也。
有律诗至百五十韵者少陵有古韵律诗,白乐天亦有之。而本朝王黄州有百五十韵五言律。
有律诗止三韵者唐人有六句五言律。如李益诗“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常惨,无风沙自惊。当今天子圣,不战四夷(○沧浪诗话、全唐诗均作“方”)平”是也。
有律诗彻首尾对者少陵多此体,不可概举。
有律诗彻首尾不对者盛唐诸公有此体。如孟浩然诗“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标。”又“水国无边际”之篇。又李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从字顺,音韵铿锵,八句皆无对偶。
有后章字接前章者选曹子建赠白马王彪之诗是也。
有四句通○沧浪诗话下有“义”字者如少陵“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曲留明怨惜,梦尽失欢娱”是也。
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有拟古,有连句,有集句,有分题古人分题或各赋一物,如云送某人分题得某物也,亦曰探题。○按:沧浪诗话六条分列。
有分韵,有用韵,有和韵,有借韵如押七之韵,可借八微或十二齐,一韵也。○按:沧浪诗话四条分列。
有协韵楚辞及选诗多用协韵。
有今韵,有古韵如韩退之此日足可惜诗,用古韵也。盖选诗多如此。○按:沧浪诗话二条分列。
有古律陈子昂及盛唐诸公多此体。
有今律,有颔联,有发端,有落句结句也。○按:沧浪诗话四条分列。
有十字对刘眘虚“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
有十字句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等是也。
有十四字对刘长卿“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是也。
有十四字句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太白“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是也。
有扇对又谓之隔句对。如郑都官“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碑荒僧已无。今日还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如”等是也。盖以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有借对孟浩然“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太白“水舂云母礁,风扫石楠花。”少陵“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闲。”言之者有是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