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扬之水

[佳作转载] 翁方纲对王渔洋诗学的接受与扬弃

[复制链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扬之水 于 2019-9-10 22:59 编辑

翁方纲诗论为“肌理说”。所谓肌理说包括以儒学经典为基础的“义理”和结构辞章方面的“文理”。翁方纲的肌理说实际上就是要求以学问为根底,以考证来充实诗歌内容,使义理和文理统一。这实际上是对宋代以才学为诗的继承,也是江西诗派的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翁方纲诗学很大程度上是与对王渔洋诗学的研究和评论联系在一起的,与王渔洋诗论构成一种对话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韵是诗歌固有的深层特质,自来作家无不具有,有的体现于高古浑朴的风格,有的体现于清秀优雅的风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等诗学理论,实际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在于极端注重诗歌艺术品味上的内在弹性,是纯艺术上和审美艺术上的文艺价值,而或多或少忽略诗歌在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价值和真性情的直露,是纯艺术诗歌美学的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0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个人才性、感觉的方面说,人不能总是处于迷离惝恍或奇特超悟之境,然则诗中一味追求此种境界就必有悖于真实;同理,从作品风格说,诗也不能写得篇篇雷同,如刻板印出,是则专学一家而不知变通,必致单调重复而缺少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6

主题

646

回帖

4493

积分

栏目顾问

词楼特邀顾问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93
发表于 2019-9-11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韵,不可思议之美感。源于格调、境界、意趣之有机结合。正所谓神来之笔,非努力可以得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老猢狲 发表于 2019-9-11 00:59
神韵,不可思议之美感。源于格调、境界、意趣之有机结合。正所谓神来之笔,非努力可以得之。 ...

神韵之作大多来自于灵感的催生,靠冥思苦想是不太可能得到的,也不是靠才学的厚薄来得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抽象的理想一旦与一个具体的对象相对应,其内涵必有一定程度的压缩。同时对象本身,无论古人或今人,也必遭到一定程度的剪裁”,精彩之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句是否可入古诗根本就不是问题,如何用律句才需要考究,而这完全取决于具体语境。”值得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41

主题

10万

回帖

35万

积分

分区版主助理

四海论诗区总版助理兼诗词理论及樵川诗词首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56514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9-9-1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言古平仄相间换韵者多用对仗,间似律句无妨”,这是为后人一致认同的见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粤ICP备18000505号|粤ICP备17151280|香港诗词

GMT+8, 2025-4-23 0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