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筇索韵(十九)·诗 评(学习笔记) 表 现 手 法 大历以前,分明别是一副语言,晚唐,分明是一副语言,本朝诸公,分明别是一副语言,如此见,方许具一只眼。 盛唐人,有似粗而非粗处,有似拙而非拙处。 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是一样。 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 王世贞《艺苑卮言》: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沈雄为贵。其歌行之妙,咏之使人慷概激烈,歔欷欲绝者,子美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诗无邪! 诗情有大小之分。除去一己私情,更有对国家,对人民,对世间万物之大爱之情——心中爱有多大,诗中境界就有多大。杜甫被誉为“诗圣”,正是爰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大爱。 作诗如酿酒,欲醉人先醉己。 诗之“反常合道”,“反常”即违反常规;“合道”即符合道理。其意为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东坡,语出宋·释惠洪《冷斋夜话》)。 构成“反常合道”的“奇趣”,有“错觉、反讽、荒诞”和“陌生化”等艺术手段。 错觉: 错觉是审美中出现的不符合事物客观情况的错误知觉。有视错觉,听错觉,空间定位错觉等等。它可使形象更逼真、更富完美感,从而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感效应。 苏东坡律诗《汲江煮茶》颔联: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唐诗人韩渥《赠僧》句: 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梢惹得云。 东坡《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郑板桥(诗书画三绝): 夜深更饮秋塘水,带月连星舀一瓢。 宋·欧阳修《画眉鸟》: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汉·乐府》: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欢呼声,虚应空中诺。 反讽: 艺术创作中,故意使表现出来的东西与所要表现的意思相对应(即从侧面讽刺)。 苏轼《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现代诗人—— 星汉《丝绸古道偶成》: 天地无声大漠空,丝绸古道热风中。 一鹰掠去疾如箭,射落残阳一捧红。 王巨龙《牧牛》: 目敛凶光角不横,烈牛对我却多情。 定因曾被封牛鬼,尚有余威镇畜生。 荒诞: 故意违反生活真实性和客观逻辑性,使人产生不近情理似是而非之感觉的一种艺术手法。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集京华亲故》: 海畔青山似倒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古乐府《悲歌行》: 悲歌可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陌生化: 就是把惯熟生腻的语言扭曲变形,让人们在惊愕中体验新奇,感受精警。古代谓之“无理而妙”(清·贺裳《载酒园诗话》),现代语言学家谓之“寻常语言艺术化”或“语言超常组合”。 明末吴钟峦反清失败,焚身殉国之绝笔诗: 只因同志催程急,故遣临行火浣衣。 石顺义《父老乡亲》: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 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 总之,应为: 因情入幻,想入非非,无中生有,弄假成真! 诗 词 百 家 逆向思维 咏 竹(丁文江) 竹是伪君子,外坚中实空。 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 根细善钻穴,腰柔惯鞠躬。 文人都爱此,臭味想相同。 岳 飞 墓(熊鉴) 清史如何论断长,一桩疑问耐思量。 高宗死去归宗庙,秦桧多年跪墓旁。 卜算子·清明(伦炳宣) 又见纸灰飞,忙煞清洁队。慢扫轻推不聚堆,低语疑神鬼。 云淡气清明,风物初着翠。漫步街头兴正浓,却被飞钱毁。 清平乐·忆牛咏虎(新韵) 时轮往复,岁逝云烟处。奉乳勤耕倔劲笃,末了难逃一卤。 而今既落平阳,不思领地称王。幸有一级保护,闲庭信步如常。 口语入诗:元人房灏赞地方:欲知子美高人处,只把寻常话入诗。 《君子兰》: 兰花朵朵叶儿鲜,身价一盘数万元。 都市商人瞎炒作,君子从来不爱钱。
|